第二十九章 出兵討賊(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瑜從陰陵回到廬江後已是下午,而周瑜進到舒城做的第一件世,就是先去周尚的莊園找周尚,將要出兵討伐賊寇之事告訴周尚,周尚在得知此事後搖頭不同意周瑜私自帶兵離境。
周尚向周瑜說
“瑜兒!太守服虔在陰陵,刺史陳溫則在壽縣,整個九江郡散佈的兵力過萬,為何是我們要出兵討賊,況且那群賊人我早有耳聞,不是像我們這種普通的家兵可以討伐了,起碼要訓練已久的精銳,才能和那些賊人有一站可能。”
周瑜回
“叔父!侄兒知道自己底下兵丁有多少本事,要是此次選擇不去討伐,讓那些賊人繼續坐大,恐怕將來會危及到我們舒縣,到時損失難以估計,不如趁現在,一舉把他們給剿滅,來個一勞永逸。”
“這山賊數量過千,我們就只有一千兵丁而已,你要怎麼打,況且我們的這些兵丁有些還從未真正作戰過,萬一討伐失敗導致全軍覆沒,不僅我們周氏嫡系元氣大傷,還被城裡的旁系當作笑話來看。”
“若是侄兒沒有十足的把握,侄兒斷然不會讓底下的兵丁去送死。”
“如今你是族長,我就不在干涉,不過你還小不能到前線作戰,若是你的部隊落敗時,你要馬上要逃回廬江。”
“侄兒瞭解!若是可以的話,侄兒只留在後線指揮,侄兒這就去找縣令。”
周瑜離開周尚的莊園後,來到舒縣治所找到舒縣令,將要出兵討伐山賊之事告訴舒縣令。
舒縣令對此感到相當訝異,沒在周瑜面前有任何的表態,只回周瑜會把他的請求告知太守,讓太守去做決定,太守若是同意,就會發出公文給周瑜,這樣周瑜就可以憑著這份公文,帶兵越境前去九江浚遒討伐山賊。
周瑜在離開縣治所已是傍晚,周瑜沒有打算回到周府,而是出城來到軍營裡,召集三軍代表和一百位幹部到營賬外後,周瑜將要討伐山賊的事告知代表和幹部,讓在場的代表和幹部臉上一陣錯愕,他們萬萬沒想到這麼快就要打仗,在場上的代表和幹部有些都還沒真正到戰場殺敵過,但是他們的身分是軍人不是謀士,對於上頭周瑜的下令,他們只能服從。
周瑜當下要求後勤軍的代表,選出十人騎馬去到浚遒縣收集情報。要求派出情報兵要獲得浮槎山上賊人的確切人數,還有敵人的確切地點,再去了解浚遒和合肥兩縣百姓,浮槎山賊人對他們的危害,還去了解這兩縣有了多少朝廷士兵及豪族兵丁。
之後周瑜要求底下的幹部各自回去清點自己的軍備,是否良好,若是耗損或是遺失就要馬上提出補發,還要求兵丁在出發做戰前,沒有被指派外出任務禁止離營,周瑜害怕會出現逃兵潮,這樣會降低營上兵丁們計程車氣。
最後周瑜承諾會在出發討賊前,每天會殺五隻豬給營上兵丁們加菜,這讓在場兵丁們代表和幹部的聽到後心裡舒緩一些。
自從周瑜宣佈出兵討伐山賊後,就再也沒離開過軍營,一切的吃喝睡都在軍營裡,若是要跟城裡的人聯絡都是靠書信往來,為了就是要表現自己和底下的兵丁同舟共濟的決心。
兩天後,張縣令拿了一份陸康太守的親筆書令交到周瑜的手上,周瑜攤開一看內容後,果然如他所料的一樣,太守大人同意周瑜帶兵越界討伐山賊,不過周瑜沒有打算馬上出兵,而是要等到他派出收集情報的兵丁回來再做打算。
隔天早上,後勤軍的代表拿來十卷書卷,放在周瑜的桌上,周瑜看了書卷後,感到相當訝異,山賊多了六百多人,這讓周瑜有些退縮,而且他還知道這些賊寇有許多都是四年多前入侵舒縣的黃巾餘孽。
這些黃巾餘孽自從被前太守羊續率軍擊潰後,逃到浮槎山上殺了僧人佔領寺廟,當時的浚遒縣長上報九江太守後,九江太守率三千甲兵討伐浮槎山黃巾賊餘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九江太守損失慘重,三千甲兵幾乎全軍覆滅,讓這些賊寇趁勢在浚遒縣坐大。
目前浚遒縣的居民為了在家鄉可以生存,都是上繳糧食和財物給那些賊寇以求自保,而現任浚遒縣長只是掛名,該本沒去浚遒就任過。
不過合肥縣駐軍兩千人,這些士兵是合肥縣長征募計程車兵,其主要是為了要保護合肥縣不讓這些山賊侵害,但是礙於經費有限使得他底下士兵的軍備沒有齊全,萬一真的和山賊作戰起來這些士兵是毫無勝算可言。
周瑜看完了十卷書卷後,冷靜的思考後,決定還是起兵剿滅那些賊寇,因為那些賊人相當兇殘,已在浚遒那裡屠了兩個村,起因是這兩個村上繳糧食和財物不符合賊寇的要求,所以全村被山賊殺害。
周瑜找來底下三位代表,要他們傳達下去,陰天一早全軍整裝出發到合肥城。
周瑜還要求後勤代表,要準備一個月的糧食及營上多出的軍械,將糧食、軍械全都裝上牛車隨軍出發。
周瑜預計三日後一千大軍就可以抵達合肥城。
之後周瑜寫了兩封書信,命底下的兵丁將一封書信交給舒縣令,另一封書信交給他的叔父周尚,之後周瑜底下的兵丁一起收拾東西。
時間來到隔天早上,周尚和舒縣令來到城牆上,看著周瑜帶領底下所有的整裝齊全的一千兵丁離開軍營。
在這部隊裡只有周瑜和底下的三位代表騎馬而已,其餘的全部步行,即便有三十輛牛車也是拿來載錙重。
周瑜和他平時出門的穿著一樣,騎的是他的愛馬萌萌,身上並未穿著軍裝,也沒有著任何的護甲護身,武器也只是腰間配帶的無名寶劍而己,士兵們感到疑惑,周瑜先前有製作一副高檔的黃銅襦鎧並未穿著,而是把它收放在牛車上。
行軍部隊的排序是周瑜在最前面,其次是先鋒部隊,再來是一半的正規軍,之後是後勤軍,最後是另一半的正規軍,而其底下三位代表,都在所屬的部隊一旁,以防止在行軍時有兵丁趁機離隊,由於後勤軍裡有三十輛牛車,車上載著沉重的錙重,因此拖慢整個行軍速度,不過這都是在周瑜的意料之內。
行軍兩個時辰後,時間來到中午,周瑜讓底下的兵丁停下來休息半個時辰,讓兵丁吃配發的乾糧。
周瑜也趁著兵丁休息時,拿來腰間配戴簫笛吹奏漢曲鐃歌十八曲,給休息的兵丁聆聽以提振士氣。
時間還到酉正(18:00)後,周瑜找到一處空地讓兵丁們紮營休息,後勤軍開始野炊,等兵丁們吃飽之後,只留二十名正規軍的兵丁們輪流守夜,剩下的兵丁都到營賬內休息,周瑜則是留意營上的動態,每當有兵丁從營賬出來,周瑜都會向前去關心,為了就是防止兵丁會趁機脫逃,這也讓一些兵丁打消逃跑的念頭。
三日後,周瑜帶著底下的兵丁來到合肥縣,合肥原本是侯國,但是在黃巾之亂後,冀州刺史王芬與許攸、周旌、陳逸、襄楷等人謀廢漢靈帝,改立漢靈帝之弟合肥侯,結果失敗收場,導致王芬自殺,許攸逃亡,最終以失敗告終,因此合肥侯慘遭朝廷株連,侯國就此被廢。
周瑜帶領的兵丁過橋渡過施水來到漢城外,漢城是一座歷史悠久古城,早在西漢時期聳立於這,其規模長五百米,寬三百米,佔地約兩百六十畝,其縣治所設在城裡,外城更是有碼頭可搭船先到巢湖再到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