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熬夜刺繡貼補家用(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萍笑了,說:你啊你,太實在了,那工錢不是錢啊?
其其格:我說過了,我一個農村婦女,平時就是閒著,還談什麼工錢。
劉萍:你啊,有那時間你侍弄侍弄地,還給多打幾斤糧呢。得了,這事兒我做主了,一幅刺繡不但材料錢照付,而且摺合工錢,怎麼都得——也得三十五十的。就這麼定了,先給你一百元,算兩幅的!
其其格竟然有些吃驚了。
這之後,時不時就有人託劉萍來買其其格的刺繡作品……
…………
阿來夫成家後,小日子過得不錯。他和李春草都是好勞力,爸爸安七十七經管家裡的羊,媽媽莎林娜照顧家裡,忙時還能幫著做飯。
再後來,李春草懷孕了,地裡的活兒就不用她了。當然,她在家裡可不是養尊處優,對婆婆是體貼的,自己能幹的活兒,從不指著莎林娜。只是,公婆私下裡幫助大姑姐其其格一家,李春草心裡還是有些彆扭的。
其其格瞭解李春草的脾氣秉性,特別不好意思接受爸媽的接濟,這兩年最困難的時期,幸虧有劉萍一家的幫助。特別是近段時間以來,劉萍的的朋友經常要買刺繡,家裡有了些進項,多少貼補一些家用。
所以,每天只要一有空閒,其其格就會拿起繡針,一針一線地繡起來,有時一繡就是半夜。袁振富看在眼裡非常心疼,他又沒有理由勸妻子停下,只好趴在被窩裡看書,算是陪陪她了。
其其格把繡針放下,理了理頭髮,說:你困了,就睡吧。
袁振富嘿嘿一笑,說:不困。要不,你也歇歇吧,眼睛受不了啊。
其其格打了個哈欠,說:我沒事兒,活兒得趕出來。
袁振富:劉萍嫂子不是說,不急嘛?
其其格:她不急,我急啊。早繡完,早能賣出去不是。
袁振富不再說話了。夫妻倆平時言語不多,每一句都透著關心和體貼。
彼此心裡都懂的,不必說破。
…………
袁振富家庭狀況的窘迫,是當時紅樓市老師家庭的一個縮影。自打工資不能按時發放後,鄉村教師的地位就顯得極其卑微了,別說添置傢俱、購買衣物,就連平時居家過日子離不開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中不能自產的“鹽、醋、茶”,都要到商店去賒。一回兩回行,時間長了,舊賬未還又欠新帳,讓老師們“信譽掃地”。甚至有時辦事可能會路過商店,只要店主遠遠看到他們向這邊兒走來,就把商店的門關上了。怕他們再上門賒賬,已經不敢賒給他們了,要是實在不賒吧,人家可是老師,教過或正在教著自己的孩子……
有商店店主甚至說:賒給農民還有秋天這個盼頭, 賒給老師什麼時候是個頭兒?
這話,扎心啊。
…………
“活字典”格根四十六歲了,遠沒到退休的年齡,但教師進修學校領導考慮到他年紀大了,還與家人兩地分著,秋季開學後學校就不再給他安排課了,也是為了給年輕的老師鍛鍊的機會。格根現在的主要角色就是“顧問”——有人光顧、有人問。他從來都是有問必答,對虛心求教的年輕老師毫無保留、毫不吝嗇。於是,雖然沒有課,他反而成了大忙人,比以前還忙,辦公室、宿舍總是客人不斷。正因為如此親密地接觸,格根更瞭解到了基層教師的難處。所以,不管是誰提出要請他去飯店喝上一杯,一概嚴詞拒絕。而且,往往是自己買回酒菜,請遠道而來的老師在自己的宿舍吃飯,他再也不像原來那樣單人獨桌地擺譜了……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20章 熬夜刺繡貼補家用)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草原有條月牙河》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