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的生活更苦了。

袁月亮八歲、袁野六歲,都是長身體能吃飯的年齡。一個是有工資不發、一個是種地收入不多,家裡卻有四張嘴等著吃飯,想想都頭疼。

貧苦孩子早當家。袁野理解了爸媽的難處,就不再像以前那樣無端地淘氣了,彷彿忽然之間長大了、懂事兒了,知道為家裡分憂了。甚至在吃飯時假裝說吃飽了,非得其其格含著眼淚再給盛上一碗,他才肯接著吃……

休息日放假的時候,袁振富主動抽出時間和其其格一起到地裡幹農活,家裡就交給了袁月亮和袁野姐弟倆。

袁月亮能做飯,袁野能澆澆園子,四口人都在盡力為家庭分擔。阿爾斯楞又跑來了,爭著搶著從桶裡搶過水瓢,要幫著給茄秧澆水,結果是沒澆到茄子,倒把自己的鞋澆得溼透了。袁野忍不住哈哈大笑,阿爾斯楞更來勁兒了,又舀出水往鞋上倒,不住地哈哈笑。

袁月亮正扎著小圍裙在做飯,聽到笑聲的跑出來一看,先是一樂,馬上又說:袁野,你還傻笑啥?還不幫你“獅子哥”找雙鞋換上?把他的溼鞋給晾上,要不該涼著拉肚子了。

“不用。我沒那麼嬌氣。”阿爾斯楞滿不在乎。

袁野:你還怪我啊?不讓他澆都不行,“獅子哥”非要澆。

阿爾斯楞得意地說:我幫袁野乾乾活兒。

袁月亮一把搶過阿爾斯楞手裡的瓢,說:你還幹活兒?快歇歇吧。

袁野拉起阿爾斯楞,邊給他找鞋邊說:“獅子哥”,你這是不幫忙反而添亂啊,我都跟著挨訓。

“你就當啥都沒聽見唄。”

袁野和阿爾斯楞坐在門口兒的小凳上,袁野突然說:我聽見了——

阿爾斯楞:聽見啥了?

“你聽——在後趟街兒,一會兒就能轉過來了。”袁野聚精會神地聽著。

原來,大街上傳來賣雪糕的吆喝聲:雪糕——雪糕——

袁野第一時間捕捉到了叫賣聲,肚子裡的饞蟲開始蠕動,但他嘴上卻說:喊啥喊啊?我不要,我家不買雪糕。

袁月亮又往炕裡添了一把柴,出去翻雞窩找到一個雞蛋。拿出去與騎腳踏車賣雪糕的小販換,一個雞蛋只能換一根雪糕。

看到姐姐把雪糕拿回來了,袁野還不好意思地說:姐,我說不要,你咋還給我買啊?

袁月亮逗弟弟說:真不要啊?真不要那我可就退回去了。

袁野一聽馬上改口說:那就給“獅子哥”吃吧,我就嘗一點點兒。

說著,還用手比劃著。

袁月亮白了袁野一眼,愛憐地說:你個小饞貓兒,自己想吃還跟我耍心眼兒。

袁月亮拿著雪糕讓袁野先咬第一口,再經他同意要給阿爾斯楞咬一口,阿爾斯楞紅著臉,說啥也不肯吃。

最後,是袁野硬逼著,阿爾斯楞不得不咬下一點點。

在此之前,三人同吃一根雪糕的時候,都是這樣,袁野吃的是最多……

…………

孟國忠一家的生活卻在發生著較大變化,透過努力,從平房搬進了樓房,雖然不是新樓,六十多平的面積還是讓一家人很滿足。最高興的當然是孟靜,因為可以在同學中間理直氣壯地說“我家是住樓房的”,特別能顯擺。彷彿住了樓房就高人一等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