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人活的就是一張臉(第2/2頁)
章節報錯
金寶看不下去了,試探著和媽媽頂撞了兩句,被訓得狗血噴頭。
金順來見硬的不行,只好變著法兒地哄著、勸著,田杏花這才開晴了些。並且“大度”地同意包代小在幹完家裡的活兒後,可以回孃家幫著給弟弟張羅婚事。
包代小非常高興,回到家和媽媽吉雅一起,忙著給一對新人做新棉被。
吉雅問:代小,這段時間你婆婆對你還行嗎?
包代小:挺好的。
“別怕她!她要是對你不好,你和媽說,我找田杏花那老孃們兒算賬去!”
包代小笑了笑,說:人家對我挺好的,還算啥賬啊?媽——這床被的棉花得絮多厚啊?太厚了是不是沉啊?
…………
包巴音在月牙河村裡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不是由於好抽旱菸袋有了“包大煙袋”的外號,而是因為他是個非常典型的“矛盾的結合體”。
特別勤勞、非常節儉,包巴音的優點有目共睹。就算三九天,他都會糞叉子不離手積攢農家肥;哪怕是三伏天,地裡有草就去薅,為了多打糧。平時卻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勞動服”往往是補丁摞補丁,但上街出門有場面的時候,衣服上是絕對不能有補丁的。包巴音是個講究臉面的人,這一點同樣是有目共睹,怎麼形容呢?這麼說吧,為了要臉面,他啥都能豁得出來,包括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
包巴音的確是一個把臉面看得比生命還重的人。很多時候家裡人對他的有些行為無法理解,一旦提出異議,他就會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沒臉沒皮那還是人嗎?大人有大臉兒,小孩子有小臉兒,老母豬還有個長掛臉兒呢。我包巴音絕對不能做前面一走後面就讓人擢脊樑骨的事兒!
正因為如此,包巴音極力反對女兒包代小和鮑青山相處,他受不了人們“換親”的議論,狠心地拆散了一對有情人。好在包代小生性懦弱,不敢違拗,任憑父母安排,才沒有鬧出什麼大亂子。
嫁閨女和娶媳婦的意義,在包巴音看來那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潑出去的水,一個是添人進口,重視程度自然不同。兒子包牧仁的婚禮必須要辦得排場、闊氣,要讓月牙河村的男女老少都能豎起大拇指,都得嘖嘖稱讚。
包巴音的計劃是,“三響一轉”要最好的,必須買牌子的,酒席要一流的,必須有手把肉。因為那次去鮑石頭家,大家吃了手把羊、喝了羊湯,回來後誇讚了兩個月、回味了兩個月。這一回,他要讓村裡人唸叨一年,要念念不忘!
於是,包巴音私下裡開始四處籌錢,並把每一筆借款都記在一個小本子上。接著,又是託人情、又是送禮,總算把“三轉一響”的事兒安排妥當了。悄悄一打聽,比金順來家買的要多花出將近一倍的錢。
值!因為,不管是誰,看了都說老包家置辦的是好東西!有些人家乾眼氣就是整不著!
…………
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屋裡的牆大都是黃泥抹的面兒,條件好的“掛”一層“沙裡子”,就是在黃土裡摻細沙子,抹完後會更平整、更光滑。包家因為是老房子,都是用黃泥抹的,然後糊的舊報紙。而且,每年過年就會糊上一層報紙新鮮新鮮,經年累月下來,有的地方報紙裡一層外一層都有三四個鋼鏰兒摞起來那麼厚了。
包代小出嫁一走,包牧仁就“霸佔”了姐姐原來的、單獨走門兒的東屋,準備作為自己結婚用的新房。
新房就要有新房的樣子,在處理牆壁方面,包巴音與家裡人產生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