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事情真的像自己猜測的那樣,那麼,皇帝當真是太可怕了。

長舒一口氣,李賢很乾脆的把這件事扔到了腦後,乾脆不去思考。

不管這些人確實是第四方的人,還是皇帝刻意安排,或者乾脆就是刻意坑死的,都跟他沒關係,眼下就快抵達獵場,祈禱自己丟人不要太厲害,才是最要緊的事。

大軍離開了營寨,想著獵場開拔而去。

已經老而成精的郝處俊等人,如何看不住皇帝在幹什麼。

甚至於,他們還猜到了聖人做這件事,可能的數個目標。

但是,不管事實到底是什麼,他們都選擇了緘默不言。

眼下顯然是最敏感的時期,作為朝臣,不管皇族的什麼事情,都是少沾為妙。

誰又能肯定,這一次的事情,不是聖人對太子的一種敲打?

這個時候不裝傻,就是真的傻了。

從聖人並沒有起駕回宮,而是繼續秋獵來看,事情並不嚴重。

更何況....

眼下大唐已經平安了這麼多年,就算有些人別有用心,也不可能擁有顛覆天下的力量,這其中,甚至包括五姓七望。他們齊心協力,或許還有一點可能,但是各自為戰,根本不可能對皇權形成傾覆型的威脅。

而他們聚集起來謀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拋卻五姓七望不談,剩下誰能夠對聖人形成威脅?

長安周邊,足足有五萬的府兵聚集在這裡護衛聖人的安全,再加上禁軍、千牛衛,將危險徹底消弭到了幾乎不存在。

雖然是離開了長安城,離開了皇宮,聖人的安全反而不需要擔心。

至於刺客....

真是說笑了,就算有刺客能夠憑藉宮內人的身份混出來,也絕對不可能對聖人產生威脅!

所以,聖人此舉,肯定另有深意啊。至於究竟是什麼目的....

跟李賢一樣,朝臣們都選擇了忽略這件事,不去思考,生怕自己猜透。

這次秋獵,只要認真參加就好,還是不要節外生枝。

相比較李賢和文臣,武將們要反應的更快一些。

他們照常對於皇權的問題,都是避而不談的,哪怕出現刺客,他們也只是在當時表一下忠心,完事兒就立刻避開。跟兵權相關的他們,雖然現在已經不具備真正造反的能力,但依然各處忌諱。

如今,程務挺幾人並轡前行,一人拿著一張弓,吹噓自己的弓是怎麼怎麼的優良。

而道路兩側的軍隊,已經自動讓開了一個缺口,因為誰也不確定幾位將軍,會不會興致上來,就朝著草叢射一箭。

隊伍持續前進,很快就偏離了大路,轉入跟大路一樣的山路。

雖然道路兩側山高林密,但是,根本不需要擔心會不會有人埋伏。早在正式動身以前,兵部就幾乎將沿途地毯式的搜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