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區別(第2/3頁)
章節報錯
也是,驗證賭約的最好方法,就是派人到對方那裡看看,上面下來人視察,離開的時候,百姓的反應,才是最真實的。
點點頭,李賢道:“那你就騎一匹快馬,速去速回。”
答應一聲,李賢轉身就走。
因為要等候李荇看完那邊的情況回來,無事可做的李賢,只好繼續看工地的情況。
官路跟小路比起來,唯一的差別,或許就是平整、道路堅硬一些罷了。
自長安開始往洛陽延伸的新官路,因為儘可能取直的原因,好多地方,需要更加費心,才能平整好。尤其是考慮到暴雨之類的因素,泥土夯實的道路一邊,不僅要準備排水溝,還得預備好沙路。
沙路是專門給信使和紅翎急使準備的,為的就是讓他們雨天也能在官路上騎馬奔跑。
這點工程量,在後世連“十個全覆蓋”後的村路都比不上,但是,在這個年代,建造這麼一條路,已經非常的費勁了。這也就是沒有增加一條“蒸土墊路”,否則肯定會更麻煩。
沒有挖掘機等器械,人力和自然對抗,只能憑藉人海戰術和時間慢慢的磨啊!
走在沙路上,感受著小石子硌在腳底板上的感覺,一個想法出現在李賢的腦海,卻被他頃刻間又塞回記憶的角落裡。
現在還不行啊....
因為被下令要求休息,民工們也只能各自找一個陰涼地,一部分呆愣愣的看著太子在工地走來走去,一部分開始討論窯洞住起來會是什麼樣的。
說實話,來工地以前,所有人心頭還發顫,這些年從老一輩的口中聽說的朝廷,簡直就是殘暴的代名詞,雖然這一次是招工不是服勞役,但是,一想到老人家敘述的事情,就覺得害怕。
但是,實際到了工地,卻發現也沒有那麼可怕嘛。
李荇去的快,回來的卻很慢,因為,他是帶著戴至德的隊伍,一起回來的。
眼看著戴至德的馬車停在路邊,李賢這才上了馬車,準備回去。
見太子要走了,正在休息的民工,紛紛站了起來,丟掉手裡的工具,選擇送一程。
雖然太子殿下來工地的時候,擺譜擺的厲害,但是誰讓人家是太子呢,更何況,太子殿下既然下令讓開挖窯洞,那麼一想到今後晚上也能睡個好覺,大家都不由得幻想起未來的生活。
戴至德並沒有坐在馬車裡面,而是站在車廂外。
今天的經歷,一言難盡,但是總結一下,那就是很難受。
明明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甚至不顧儀態的,親自加入隊伍,幹活兒,但是,就是引不起百姓的注意。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把所有人召集起來。
但是,明明他表明了身份,也有管事作證,但是,百姓們就是對他不感興趣。哪怕他宣佈,正午最熱的時候,不必做工,也不會剋扣糧食,也沒能引起多少反響。
非要說的話,那些百姓,就像是木頭。以前不是沒有出京巡查過,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能得到夾道歡呼,這一次....
他實在是想不明白!
站在車廂外,雖然不怎麼高,但還是能看得遠一些。
當他看到太子殿下的馬車後面,墜著一大片百姓跟隨的時候,驚訝的都說不出話來了。
這,跟他的情況相比較,簡直是天差地別好吧!
一直到兩個隊伍合流,百姓們還沒有散開,一直送出工地外好長一段距離,才終於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