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是濃粥,中午是乾飯,晚上還是乾飯。

一天三頓啊!平日裡在家,都是兩頓或者乾脆就是一頓。

三頓飯,還不是最讓人欣喜的。

今年正逢旱災,有的吃,吃得飽就沒什麼可抱怨的。

可是,誰知道,每天干完工以後,只要是上工的,就會被分一大碗糧食,不管是自己積攢,還是記到賬上,等完工以後結算,都可以。

開始還有人自己拿著,平時上工地,都要帶著,放在看得見的地方,生怕被誰給偷了。

可是,當糧食積攢的越來越多,大家就沒了親自帶著的心思,而是選擇了記賬。

吃得飽,還有得賺,雖然每天干活很累,但是這年頭,還奢求個什麼?

尤其是當有人病倒了的時候,工地的管事,不僅會找醫生診治,還會免了這人的飯錢,這是什麼?這就是善舉啊!

正因為如此,大家幹起活兒來,雖然累,但是沒有一個喊出來的。因為害怕工期延誤會連累到管事,只要是上工的,哪怕是剛剛病癒的,都鉚足了勁兒,沒有偷懶的。

今天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又是一個萬里無雲的天氣,明明這會兒差不多都是下午兩點了,依然熱的不行。

看了一眼天上依舊明晃晃的太陽,李賢終於是忍不住,對著王勃揮了揮手說:“下令解散吧,都找陰涼地歇歇,把工地上的縣令里正,叫過來,孤有話問他們。”

王勃答應一聲,就吩咐管事去傳令。

沒過多長時間,忙碌的工地就安靜了下來。

不過,民工們並沒有散開歇息,而是簇擁著各自的里正,一起過來。

一千人的工地,並沒有縣令跟著,只有兩個里正而已。

人生,甚至說祖宗幾代第一次見到太子,兩個里正路都不會走了,上前幾步,被李荇帶人檢查了一遍以後,膝蓋都發軟了。

見李荇檢查完了,李賢就揮揮手,命人拿出兩個墊子,讓倆人往前一點來坐下。

倆人戰戰兢兢地坐好,明明在工地上已經流了很多的汗,此時依然忍不住往外冒。

吩咐李荇給倆人也倒一碗水,見倆人的樣子,李賢儘可能的讓自己的聲音溫和一點,問道:“你二人是這片工地上民工們的里正?叫什麼名字?”

倆人茫然地抬起頭,求助似的看向一個管事。

管事嘆息一聲,走出來拱手行禮道:“太子殿下,這些人都不會說官話,下官可為殿下翻譯,可好?”

日了,大唐人跟大唐人說話,還要翻譯?

點點頭,李賢對這倆里正的口音,不由得好奇起來。

果然,儘管已經儘可能的認真聽了,但是聽到倆人的話,卻依然是一頭霧水。

不是,說的都是啥啊!

本來,穿越到大唐以後,李賢就覺得所謂的官話,特別地難受,聽、說,都像是火星文,如果不是有章懷太子的記憶在,恐怕他連跟人交流都是問題。

然而,就是他覺得是火星文的官話,也沒有這倆人說的詭異。

認真聽了兩個里正的話以後,管事拱手翻譯道:“太子殿下,左面的這個,叫李牛,右面的叫丁六,這倆人....這倆人....”

強忍著笑意,管事還是把他們的話翻譯了出來:“這倆人,還讓下官祝太子殿下長命百歲。”

聽了管事的話,李賢也是啞然失笑。這不過年不過節不過壽的,倆人竟然還說這樣的話,看樣子,是真的很有壓力啊!

輕咳一聲,李賢只好繼續說:“你跟他們說,用不著這麼害怕,孤又不是土匪,不會隨便砍人腦袋的。”

管事翻譯完以後,倆人都是一臉的乾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