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足的劉仁軌(第2/3頁)
章節報錯
說起來,今天雖然只是到了劉仁軌一個,但是戴至德,也是參與了教學的。
眼下這一大包奏摺,都是那種不大不小的例子,所以倒也不著急用。
見劉仁軌沒有直接開講的打算,李賢就對李荇揮了揮手,他就下去傳膳了。
書房裡就剩下了兩個人,李賢才開口說:“劉僕射,您剛剛,是不是覺得孤的下屬,太過於失禮了?”
劉仁軌沒想到自己沒有表現出來,也被太子看出來了。這個時候狡辯是沒用的,還不如老實承認。
“是,只是微臣沒有表現出來,殿下為何還要提起?”
“咳咳,跟您說,主要是讓您擔待一下。這傢伙,以前是孤的王府文學,犯罪被貶,如今孤成了太子,把他召回來,誰知道對官場就恐懼的不行,人也沒了當初的氣質。所以啊,孤打算假借送菜之名,讓他在三省六部行走一下,多見見世面,想來會好一點。若是那天把他派到尚書省,還望劉僕射,多多驅使他啊。”
送菜?行走?驅使?
劉仁軌只是愣了一下,頓時摸清楚了太子的想法。
呵呵,原來是要把自己的下屬,送到三省六部探聽訊息啊。不過想想也是,既然成了太子,自然是需要讓自己的人手探聽訊息的,跟委任具體的官職不同,太子這是化繁為簡,讓一個人行走探聽罷了。
雖然這樣的做法有點粗糙,跟明著告訴別人自己的打算沒什麼區別,但是吧....
還是假裝不知道的比較好。
“若是不來東宮,也能享受到美食,想來張侍中和郝甑山,會欣喜若狂吧。微臣代替他們幾個,拜謝太子殿下的美意。”
見劉仁軌的樣子,李賢就知道自己的打算被人看穿了。不過也好,自己這麼幹,就是要讓人看穿的。有些事情,做得光明正大一些,反而讓人接受。別說劉仁軌等人,就算是聖人天后,估計也會一笑而過。
王勃一個人而已,能探聽到多少的訊息?
只是....
王勃這傢伙擁有近乎過目不忘的本事,就不必跟別人說了。
廚子的動作很快,知道太子殿下不喜歡吃熱的太久的菜,所以他們不管做什麼菜,都會想方設法的就留下最後一道工序,這樣太子殿下傳膳的時候,不需要耗費多少時間,就能迅速地上菜。
在這炎炎盛夏,涼麵自然是好東西,涼皮也是大受歡迎,而蔥香海參,更是讓他喜歡。以前見到的這東西,都是用來熬湯的,誰知道,用來做菜,竟然別有一番風味,就是可惜,這等海邊的珍品,價格高的不行,就算他是僕射,有能力這麼吃,也不敢啊。
一頓午飯吃完,劉仁軌嘴還沒擦乾淨,就拿出了一本奏摺:“太子殿下,中書門下兩個省,是政令的前兩個流程,尚書省是施行具體事務的,一道政令下放到尚書省,尚書省只需要考慮怎麼施行就可以了。微臣作為尚書僕射,最多就是補充一點。所以啊,若是講尋常的奏摺,未免無趣,所以,微臣特意挑選了一些兵部的奏摺公文。”
“當然,現在微臣手裡的這個,不是來自兵部,而是來自焚化爐。”
“不是所有的上奏,都是言之有物的,也不是所有的文書,都需要建檔封存,總有一些,不需要朝廷如何安排,也不需要回信的,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保密的,需要焚燒....”
見劉仁軌直接開始上課了,李賢也就不考慮午睡的事情,開始認真的聽講。
一個僅次於房謀杜斷聞名程度的宰相,給你講課,或許你會有比他更好的點子,但也得聽著。說到底,來自後世的邏輯,在唐朝,還是不適用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區別,就在於交通。
唐朝沒有飛機火車大貨車,資訊的傳遞,還停留在需要人送的程度。所以,朝令夕施是不可能的,總要考慮到期間的時間流逝。任何的想法,都要考慮到這個因素。
雖然不打算把自己後世的邏輯徹底遺忘掉,但是,結合當下暫時地轉變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伴隨著講課的開始,一個個的小吏,開始將戴至德挑選出來的奏摺,送到東宮來。
經過兩個尚書僕射篩選的奏摺,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就在劉仁軌的講述中,李賢對於大唐,不再是霧裡看花,而是越來越熟悉起來....
一直到傍晚,再次蹭了一頓晚飯以後,劉仁軌才心滿意足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