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天后對自己的關心,李賢嘿嘿一笑,站定身子,指指身後匆匆趕來的房氏,說:“阿孃您看,不是有送您的人過來了?至於兒臣,這就去送父皇。”

天后也看到了趕來相送的房氏,滿意地點點頭說:“那就快去吧。”

李賢答應一聲,趕緊撒腿朝後門的方向跑。

看著李賢離開的背影,想到如果房氏沒有出現,這孩子就會送自己,天后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李賢很頭疼,非常頭疼。

想要兩不得罪很難,最好的辦法就是計較得失,最後選擇後果輕一些的一方。

比如皇帝開口了,他就可以送天后。因為這是皇帝自己安排的,所以也就沒有不滿。

更何況,對比現在的帝后,李賢覺得自己還是需要拍拍武則天的馬屁。

皇帝再不滿,皇位還是要傳承的。這位不滿,嘖嘖,今天就白裝乖孩子了。

而對於這種兩難的選擇,最艱難的,就是在其中找到一點平衡。

房氏的到來,就出現了這個平衡點。

夫妻一體,房氏送天后,李賢送皇帝,都合適,誰也說不出不是來。

一邊跑著,李賢忍不住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連送人這一件小事兒,自己都想了這麼多,真是心累啊。

可是不心累也不成,身在皇族,尤其是涉及太子之位、涉及皇權更替的事情裡面,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絕對會死無葬身之地。

李治的身體很差,所以李賢沒追幾步就追上了。

聽到奔跑的聲音,李治回過頭,看到李賢的身影,不由地翹起了嘴角。

等到李賢靠近,他才伸出手,很自然地搭到了李賢的肩膀上,笑道:“不是去送你母后了?怎麼又跑回來了?這麼一點時間,將你母后送到府門處,不夠吧。”

房氏出現的事情,自然不能說。李賢稍微矮一點身子,讓皇帝更好借力,才說:“雖然您開口了,但兒臣還是覺得送您更妥當一些。畢竟阿孃身體很好,您卻....”

見李賢不敢再說了,李治毫不在意道:“沒什麼不可說的,朕的身體,朕自己清楚。當年啊,先帝就有風疾,母后不僅有風疾,還有氣疾。朕作為他們的兒子,沒想到把兩種病都繼承了下來。

這麼多年來,朕一直殫精竭慮,再加上疾病折騰,能到這個年歲,已經很不錯了。你大哥是個福薄的,所以將來江山就要託付給你了。還好,你沒有讓朕失望啊。明天,朕就昭示天下,封你為太子,如何?”

明天就封?

李賢想了想,還是說:“阿耶,您的好意,兒臣本該接著才是。只是,如今皇兄他....您看看,是不是等皇兄下葬以後再說?”

李治苦笑道:“倒是朕心急了,也罷,明天朕還會封你為太子,懂嗎?”

李賢點點頭,這個自然要懂。

拒絕的話在王府裡說出來,遠沒有在朝堂上說出來振聾發聵。

至少,自己對於已故太子的尊重,是要展露人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