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燭龍氏隨吾披荊斬棘,開拓神道之法,當為神道第一長者。如今卻居於下列。吾……有愧於燭龍兄啊!”

蒼離氏幽幽說道。

一分氣數,尤其是神道為大道正朔,此時正是大運勃發之際。

一十二億萬載大運猶在,就是一絲一厘氣數,都如山似海,不可限量。

能比擬千百大族氣運疊加,足以讓所有生靈垂涎眼紅。

如此,蒼離氏才不得不出言安撫,至於重新調整次序,卻是不可能的。

蒼離氏這一番話的本意,則是想要觀察一下,這幾位大神聖的想法態度,進而確定心中所想。

果然此言出,讓這三尊大神聖,不由都面色微動。

燭龍氏眼簾微垂,低聲應道:“天數如此,道兄位居首位,開神道源流,當應第一之列。”

“嶽鑑兄掌地維,開地宇之界,應天地之道,應位列第二尊列。”

“居方兄明五行,定天地五方,列時序自然,闢‘兵’道之流,在‘器’道中別出樞機,當為第三尊列。”

燭龍氏言詞灼灼,名列著這三尊大神聖與天地,與神道所為的貢獻。

“為此三者之下,吾心服口服,何來慚愧之說,請勿如此。”

站在一旁的嶽鑑氏與居方氏,眸光交錯間,卻倏然沉吟不語。

“兄長之言,讓吾羞愧矣!”

嶽鑑氏嘆息說道。

“吾德不及兄長,功不上嶽鑑兄,器量不比居方兄,怎敢覥居此位,勿請多言。”

這一番話語,說的是情真意切,讓幾位大神聖神色動容。

蒼離氏微微點了點頭,略微有些滿意燭龍氏的知情識趣。

當然原因不至於如此簡單,這就不為外人能知。

蒼離氏劃分神道氣運,也有著祂的心機謀算,不是表面那般的純粹。

嶽鑑氏身掌地維地宇之界,氣運勃勃,只在蒼離氏之下。

如今神道當中,也只有蒼離氏才能降得幾分。

至於第三尊位業,本來應該屬於燭龍氏所有。

無論資歷,還是法力神通,燭龍氏都不弱與居方氏,甚至比居方氏還要強上稍許。

按理說,應當位列第三尊位,不僅僅只是‘神君’之名的差距。

在蒼離氏眼中,‘神君’之名,雖有氣運加身,但也不是一槌定音,無可更易的。

再有龍族之事上,燭龍氏的態度,也令蒼離氏頗為不滿。

龍族鑄龍門的那一刻起,蒼離氏就對龍族的態度,略微有些改變。

在祂的眼中,蒼龍氏煉龍門,不外乎是要與祂相爭,甚至還要壓上一頭。

這就有些觸及蒼離氏的底線,引起蒼離氏胸中殺機。

況且那龍門之神妙,一直被蒼龍氏秘而不宣,也讓蒼離氏的猜忌之心,越發深沉的同時,也在暗暗窺視著龍門的玄妙。

雖然龍門被嶽鑑氏毀去,並將殘骸擲落四海,但蒼離氏心中總是有一根暗刺,不可忽視。

這讓蒼離氏,頗有弄巧成拙的感覺。

這不是虛言!

昔年燭龍氏與蒼離氏相爭天維之門。雖然後來身陷天維元靈的掌握中,被蒼離氏所救。

可以說,燭龍氏當年是被半脅迫,才入了神道。

龍漢初劫之時,這二位又圖謀龍族氣運,才讓燭龍氏掛名始龍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