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迷離,蒼離氏漫步與周山之上,山間神木叢生,百草豐茂華盛,又有神光繚繞不絕,一派神土聖景氣象。

燭龍氏與蒼離氏並肩而行,在這漫天聖景中,無有動容神態,反而對這蒼離氏有些欲言又止一般。

蒼離氏環顧周匝,從容而言:“燭龍兄,可是想問那東海事?”

東海龍族,茲事體大。如今就宛若是一道大劫的漩渦,不知要捲進去多少的先天大聖大神。

燭龍氏雖然眼熱龍族的鼎盛氣運,但若然太過燙手,祂也會斷然取捨保身。

畢竟,氣運雖難得,然與大道機緣比之,那就差之不知多少距離了。這要是一朝不慎入滅虛無,道軀不在。就算要轉劫歸來,也不知要耗費多少年月,失去多少的緣法了。

故而燭龍氏本來是想要婉拒那金詔氣運的,畢竟兇險太甚,已不是祂能妄自插手的了。

只是……

“道兄以神念傳言,讓吾接下這金詔,赴會龍門的時候,想必已然有了打算。”

燭龍氏唏噓道,直感到手中的氣運金卷,愈發的‘燙手’了。

“哈哈哈……愧對燭龍兄的信任啊!”

蒼離氏聽了之後,細細的看了燭龍一眼,然後笑道。

祂看著燭龍有些琢磨不透的神色,淡然又道:“唉……這讓吾,想起了久遠之時,吾初成大道法,所經歷的一件趣事。”

“燭龍兄,你可願聽一聽嗎?”

蒼離氏的目光,有了一抹柔和。

在如今神道衰微的情況下,雖有先天神聖鎮壓大運氣數,不至於氣數毀於一旦,正宗失位。但若是互相猜忌,彼此忌憚,卻又何談發揚神道輝煌。

而燭龍氏卻僅憑著蒼離氏的一家之言,便近乎倉促的決定了,關乎道途未來的大事。

僅憑此點,蒼離氏便心有觸動,所以才提點一番,以安撫燭龍氏那顆並不平靜的道心。

“當時,吾與大崑崙山麒麟崖處講道,當世時有兩尊兇獸爭鬥。”

“兇獸者,混沌之氣夾雜清濁之氣孕育,先天有大威能。故而,這番爭鬥,也打的是地震山翻,橫斷幾千幾萬裡不止,就連吾這位講道者也驚醒,打斷了講道。”

蒼離氏的眸光明暗不定,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

“這兩尊兇獸,一曰巴蛇,一曰荒象,都是混沌先天血脈,神力滔天。”

燭龍氏在一旁輕輕點著頭,這二者祂也知曉,都是兇獸之中的霸主,橫行一方的可怕存在。

荒象有萬丈身軀,猶如一座神山一般,但不是法力神通所為,只是天生如此龐大而已。其神力無窮無盡,可倒海翻江,力扛五嶽諸山。

而巴蛇,也不是好相與的。最擅好吞食生靈,無物不吃。由於兇獸不開靈性慧根,也就無從得到法力神通,只是憑藉著無匹的獸身,就能鎮壓一方。故而巴蛇的腸胃,也沒有什麼神通玄妙,只是能消化萬物萬類,且速度奇快,令人以為腸胃有如無盡一般。

蒼離氏言道:“巴蛇輕靈,荒象笨重,最後你猜一猜,是誰贏了?”

蒼離氏不待燭龍氏回答,就又說道:“巴蛇仗著身軀的靈活小巧,竟然將荒象纏繞住,並一口將佔據優勢的荒象吞入了腹中。”

“然而,巴蛇雖兇,但腸胃終究是有限的。而荒象肉身堅固不壞,反而不好巴蛇消化在腸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