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1/2頁)
章節報錯
……
河間城接連發布多個佈告,每天都有無數人上街,奔走相告。
難民可領取救濟糧,每日長街上的粥棚,也都被圍的水洩不通。
不過有駐軍在維持秩序,也沒人敢作亂。
五六日功夫,沈家殺蔡荃,夜襲河間城,施粥救民的事就傳遍大街小巷。
再加上這些天的觀察,發現這些駐軍從不騷擾民眾,也沒仗勢欺人。更沒有搶掠之事,於是在民眾的聲望一下就起來了!
劉庸帶領商會的人,將民情民怨全都彙報給沈雋鴻,沈雋鴻整理了下,發現實在太多,一兩天根本解決不了。
於是想了下,就乾脆在衙門前支了個攤子。這下,吸引了不少百姓,每天都排著一長溜的隊,面對面瞭解情況,遠比手書要快捷便利的多。
效率一下上來了。
只是勞累了沈雋鴻,一連數日忙的腳不沾地。
值得一說的是,沈傾靈和沈傾華也會去幫忙。
沈傾靈身體已經好很多,可以下床走動。沈傾權也不想她整天悶在屋子裡,就給她找點事做。
兩人詩書皆通,做點筆錄沒問題。
她們剛開始還有些生疏,但沒兩天就上手了,還做的有模有樣。到後來,已經能幫助解決少部分問題,沈雋鴻見狀,乾脆放手讓她們做。
有了事做,兩人精神也越來越好,眉宇中重新找回自信。
她們雖不能上陣殺敵,但也不是無用之人。沈家人,沒有廢物。
……
沒幾日,城內政務逐漸走向正規。
沈傾權開始考慮,接納流民之事。
城外那些流民,最近一直在城外徘徊鬧事,也是聽說城內開始發救濟糧,坐不住了。
聽說蔡荃死了,許多人想要入城。
因為要清掃戰場,所以沈傾權下令,閉城七日。
七日間,外面流民越聚越多。期間還引發過一次騷動,好在河間軍及時出手,鎮壓混亂,重懲了幾個刺頭,這才阻止了一場騷亂。
後來,城牆上守衛增多兩倍,巡邏更為森嚴。那些流民發現他們不像之前的守衛那麼好糊弄,也就消停了不少。
可他們一直聚在城下,也不是辦法。
沈傾權召集眾人,商議安置流民的方法。
劉庸等人認為,現在接納流民不是好時機,城內亂象剛平,他們暫時騰不出人手接納他們。
最為關鍵的,是糧食。
“外面流民至少有兩萬,我們沒有那麼多糧食給他們。一旦他們鬧事,後患無窮。”
劉庸也是考慮實際情況。
沈雋鴻道,“他們身份也是問題。我整理了衙門戶籍,發現登記雜亂,河間城內的百姓許多都還無法確認身份,更別說他們。”
“若是混入不軌之人,那……”
眾人憂慮也不無道理。
他們剛站穩腳跟,等蔡氏得知蔡氏三兄妹之死,隨時都會發難。這就好比頭頂始終懸著一把劍,不知何時會落下。
此刻接納流民,很可能會節外生枝。
沈傾權頷首,明白他們的擔憂,可接納流民,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