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門關上。”

老太太坐在炕上,繃著張臉,看他關好了門,眼皮都沒抬。

“跪下!”

這一聲落,沈雋程一驚,二話不說跪了下去。

“你可知,為何讓你跪?”

“兒……做錯了事。”

沈雋程面露愧疚。

“原本我不想說,以為你早晚能想清楚。可如今看來,你不但沒醒悟,反而是越發糊塗!”

“母親,我……”

“閉嘴!你以為我不知,你如此護著三房的人,是因為你父親臨走前的叮囑?”

沈雋程驚訝抬頭,“您知道?”

“哼!我跟你父親青梅竹馬,少年夫妻,相伴了四十多年,他想什麼以為我不清楚?當年他雖中了那賤人的圈套,可也不是對她毫無感情。那賤人最會裝柔弱,扮無辜,你父親對她也起過憐惜之心。若非是我執意要將她送走,你跟鴻兒,這麼多年怎麼可能平安順遂在府裡生活?”

“可我沒想到,路太平了,養的你迂腐刻板不懂變通的性子!絲毫沒有應對危局的能力!沈家一倒,你看看你都做了什麼?身為沈府嫡子,危難之際不能逢凶化吉!還不如我們囡囡果斷剛決!若不是囡囡,我們一家哪能平安團圓活著走到現在?”

老太太氣的狠狠敲著柺杖,“你讀了一輩子的書,忠於朝廷,你父親當初又何嘗不是?可結果呢?沈家灰飛煙滅,自己也落得慘死獄中的下場!你呢?不辨是非,不分善惡,為了三房和蔡氏,遷怒囡囡,我看你是聖賢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母親,孩兒知錯。”沈雋程沒有辯解,承認錯誤。

老太太發了火一通火,憤怒稍平。

她失望的看著他,嘆息,“我知道,你也是為了你父親的囑託,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對三房的人手下留情。可程兒,自古忠義兩難全啊!你要明白,你心中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我們對三房,早已仁至義盡!囡囡做的對,留下他們,只能後患無窮!”

“孩兒明白,孩兒不會再心慈手軟。”

見他是真聽進去了,她臉色才略緩。

“母親知道你擔憂什麼,也知道你在怕什麼。只是,在皇帝決定要對我們沈家和寧家出手時,我們就已沒了退路。之前,為娘也弄不明白囡囡在想什麼,但如今……為娘懂了。有些事,不是我們退讓就能高枕無憂,天下太平!在這件事上,我們家中,看得最深遠的就是囡囡。”

“娘,傾兒選擇的這條路,太難了。孩兒不想她終日生活在勾心鬥角和殺戮中。她本該是最無憂無慮的,可……終究是孩兒無能。”

沈雋程聲音哽咽,壓抑了這麼久的情緒,在這一刻傾洩。

老太太大怒,“哭什麼?既知自己無用,那就該努力把自己變成有用的人!有那功夫在這自怨自艾,還不如想想,如何能幫到囡囡!不拖她的後腿!大丈夫頂天立地,上能護國,下能護家,這些為娘交給你的,你都忘了?”

老太太恨鐵不成鋼!

老大什麼都好,就是性子太過優柔寡斷!這點,隨他父親!

若是當初,老爺聽她的勸,早早抽身。又或者早安排了退路,何至於今日他們沈家一門落得如此下場?

她嘆息,“為娘也心疼囡囡……可,若這是她的選擇,身為家人,我們就要支援她,做她的後盾!我說了這麼多,你好好想想吧!”

說完這些,她起身離開房間。

徒留下沈雋程一人,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