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懸壺(第1/3頁)
章節報錯
望鷹五城內,星舟卻也沒有走。
當然不能走。
韓東文獨自一人站在艦首的甲板上,望向遠處。
整個五城當中,大多數百姓已經被集中管制。
依照病情的嚴重程度,他們被分割槽監控著,病的最重、隨時有生命危險的那一批,已經被單獨隔絕開來,受官兵的嚴密監控。
一旦有病變的勢頭,官兵就會將威脅消滅在第一時間。
但這也只能說是臨時的辦法。
百姓的病並無好轉的跡象,按照發病頻率的加快,總有官兵監管失效的時候。
迫在眉睫。
“或許眼下正是鎮妖最佳的時刻,殿下移聖駕暫返天鷹城,法司官兵當盡心竭力,鎮妖除邪!”
公孫長正的話又在韓東文的腦中響起。
他拳頭握緊,勐地砸在桅欄上,面色卻近乎麻木一般不變。
就好像打這一拳,只是為了讓自己感受到一點外界的刺激而已。
“屠城嗎……”
他喃喃地說。
我到這裡來,御駕親征,結果就是把滿城百姓屠了,然後躲回境內嗎?
再想想,再想想。
不要被這表面的樣子嚇到,人之陰也好,西亞也好,都是遊戲的一部分。
遊戲一定有機制的,從遊戲機制的角度來理解,或許能夠說明病變成為人之陰的關鍵。
城內太多例子已經說明,的確是要病重而死的百姓,才會變成人之陰。
若是出於其他原因,死在刀劍之下,便不會有異變產生。
也正因如此,公孫長正這個以變態聞名的狂人才會提議屠城。
竟卻沒有人立刻反駁他。
因為所有人都已經看出,這人之陰相比起天鷹城下的殭屍士兵,要強上許多,高階許多。
那麼,在遊戲的機制裡,不同的死因要如何翻譯?
韓東文摸索著下巴。
如果說是機制,如果說是某個Boss的機制呢?
神主教會騎士團中,只死了節制與貞潔兩人,製造人之陰的,萬一就是製造獸之陰的同一罪魁禍首?
那麼,死於疾病,和死在官兵手中,區別到底是?
從遊戲的角度理解,本質就是“擊殺者”的不同。
經常有類似的機制,在該角色擊殺單位時如何如何,那麼,如果神主教會的始作俑者有類似的機制,恐怕就應該是……
擊殺單位後,將其轉化為人之陰。
而這種瘟疫一般的疾病,自然也應當是出自這個人手中。
只有這樣,流民才能透過疾病病死之後轉化成人之陰。
所以,公孫長正所說的屠城,並非毫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