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爭執(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見裴寂提名陳叔達,李智雲心知肚明,李淵果然偏向陳叔達擔任宰相。他不禁微微感慨,二哥還是厲害啊,順水推舟就能拉攏一位相國。
李建成臉色霎時間變得非常難看,冷冷的瞥一眼裴寂,而後示意劉文靜。
裴寂和劉文靜是人所皆知的冤家,在這件事情上,倆人在大朝上再度展開嘴炮。他們分別從李綱和陳叔達的過往履歷,對大唐的功勞,以及做出的成績等等方面,做出橫豎向的比較。
其言辭之鋒利,讓李智雲大開眼界。
這尼瑪才是嘴強王者啊。
吵了一炷香時間沒有結果,李淵不得不喊停,他看向李建成,“太子以為呢?”
“父皇,兒臣以為李綱更合適。”
不需要掩蓋的推薦,世人都知道李綱是他的人,這個時候還裝作避嫌,那不是聰明,那是自欺欺人。
李淵目光掃過群臣,落在幾個兒子身上。
“秦王,你覺得呢?”
朝臣的態度很明顯是兩派,不需要再問,所以李淵打算問問兒子們的看法。
李世民笑著道:“兒臣沒什麼看法,只要新相國能輔佐陛下,兒臣別無他求。”
話音剛落,李元吉立馬道:“那李綱最適合不過,他素來耿直,必能好好輔佐父皇。”
李淵點點頭,看向李智雲,“楚王,你一直沒說話,想必心裡有些話說吧。”
沒有,我心裡沒話,你別瞎說。李智雲拱手道:“父皇,溫侍郎乃是晉陽元從,陳侍郎更以絳郡歸我大唐,李尚書歷任兩朝,素有威望,論功勞資歷,他們不分上下,兒臣實在不知道誰更好。”
楚王還是一如既往的膿包。
大機率,這就是殿內重臣的看法。在他們看來,李元吉支援太子的動作雖然明顯,但好歹有態度。而李智雲呢?還是一如既往的划水,沒有主見。
倒是溫大雅感激的看一眼李智雲,這個時候還有人記得他溫大雅是晉陽元從,感動。
李淵有些好笑,楚王的態度他大抵能明白,無非是不想摻和這件事情。
但問題是,有些東西不是李智雲想躲就能躲開的。
放在前隋,楊廣很喜歡這種‘懂事’‘明哲保身’的宗室,但在大唐不行。
在李淵這裡不行。
目下,宗室成年皇子僅有四人,李淵需要宗室皇子來維繫穩定大唐的統治。
“楚王,朝政大事,你不可不用心。”李淵暗暗警告。
如果李智雲是個廢物,老李可能真的會放棄他。但李智雲不是,他的表現要比老四更好,僅次於老大老二,這樣一來,老李在天下未統一的時候,自然希望李智雲能多多為大唐社稷效力。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動不動裝聾作啞。
李智雲低頭,拱手道:“兒臣知錯。”
見狀,李淵也沒繼續糾結李智雲的態度,而是說道:“此事容後再議吧。”
一派支援,一派反對,後面肯定有人要妥協認輸,所以不可能一直放在大朝上爭吵。
換句話說,相國之爭的第二輪將在私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