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現在的他,根本入不了那兩股力量的眼。

杜如晦走到李智雲身側,低聲道:“大王既然已經決定走上這一條路,那就絕不可言棄,否則必受其亂。眼下太子和秦王相爭之局已漸現端倪,只要聖人繼續讓秦王掌兵征討四方,有朝一日,太子和秦王必成你死我活之局。”

“屬下的意思是,大王不動則已,一動就要鼎定局勢。”

“可太子和秦王若是拉攏我,我該怎麼做?”

太子在軍中的勢力或許弱於秦王,但是朝堂上,太子絕對強過秦王,而且因為出於對關隴貴族的忌憚,老李必然會支援太子對付竇威等人。

李智雲當然知道歷史上是李世民大獲全勝,可現在是武德元年,距離那場事變還有九年。

九年!

以李建成在朝堂上的力量,只要他前腳投靠李世民,後腳李建成就會教他做人。

而且,別忘記還有李元吉這個毒辣的兄弟。

這個人,什麼事他都敢做。

可若要他為李世民出生入死,鞍前馬後。捫心自問,李智雲不甘心為他人做嫁衣。

杜如晦道:“大王只需謹記四個字。”

“哪四個字?”

“忠君忠父。”

李智雲思忖片刻,言道:“你讓我跟著父皇,不偏不倚?”

“沒錯。”杜如晦接著道:“前漢諸呂之亂,漢家勳貴扶持代王登基,難道真的是因為代王賢?非也。論若功勞,當屬齊王襄,可漢家勳貴卻藉口劉襄之舅駟鈞蠻橫而拒立劉襄為帝。”

李智雲知道這段歷史,於是介面道:“不立劉襄,那是因為漢家的勳貴覺得代王恆更好控制。”

“不錯。”杜如晦意味深長道:“可太宗孝文皇帝是什麼樣的人物,您還不清楚麼。”

話說到這個份上,李智雲明白了,他微微一笑,“你說得對,有的時候確實要做個傻子。”

當然,李智雲的情況和漢文帝可大有不同。杜如晦的意思,是讓他韜光養晦。

他走到案旁,揮毫潑墨。

“不過,本王終究和漢文帝情況不同,日後還需克明多多提醒。”

杜如晦拱手道:“屬下遵命。”

“克明,若無你在本王身旁輔佐,本王真不知該如何是好,你讓本王如何謝你?”李智雲低著頭寫東西。

杜如晦一笑,言道:“不瞞大王,京兆杜氏,家大業大,從不缺杜如晦一人。”

筆停。

李智雲抬起頭,輕聲道:“總有一天,你杜如晦會成為京兆杜氏不可或缺之人。”

他手指點了點案上的紙張,言道:“克明,這是本王贈你的,同樣也是告誡我自己的,希望你我共勉。”

杜如晦走過去,紙上的內容躍然眼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一刻,杜如晦知道他的選擇沒有錯。不是因為這兩句話,而是楚王對未來的決斷。

以及,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