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雲不解,“克明此言何意?”

杜如晦解釋道:“大王,你難道沒發現麼,太子妃出身滎陽鄭氏,秦王妃出身關隴長孫氏,未來的齊王妃則出身江左士族,而楚王妃則是前朝宗室女。大王,聖人這是在拉攏各方勢力啊。”

這麼一說,李智雲恍然一驚,他想起來了,還真是這麼一回事情。

利用四個兒子的婚姻,和各方勢力建立聯絡。太子妃鄭觀音和秦王妃長孫氏二人,很明顯是在和山東門閥以及關隴門閥建立聯絡,而未來的齊王妃蕭氏,楚王妃楊氏,同樣代表著一股門閥勢力。

蘭陵蕭氏,江左世家。前朝楊氏,代表著前隋的殘餘勢力。

老李這是想全都要啊。

這麼想著,李智雲忽然有些不爽。因為李建成他們老婆背後的勢力貌似都比他要高大上,只有他未來老婆代表的那股勢力,好像是老李施捨一般的拉攏。

如同,老李把自己當作工具人,用來安撫拉攏前隋舊臣。

這就是差距麼。

李智雲心裡暗暗的想著。

杜如晦接著道:“所以,大王切不能壞聖人的計劃。”

李智雲有些想笑,他為什麼要壞計劃,他只是不舒服而已。不是針對未來的妻子,而是那被擺弄的命運。

“克明,你說得對。”

對啥對,我就是分析一下。杜如晦一臉懵,他都沒說什麼。

李智雲忽然道:“克明,以前你可從來沒有這麼開解過本王。”

杜如晦一笑,幽默道:“大王每月的錢糧給的那麼足,屬下也不能光吃飯不幹活。”

聞言,李智雲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大王,婚事定在何時?”

“父皇登基不久,諸事繁多,暫時定在年終。”

杜如晦若有所思道:“如此,屬下和薛收以及元敬,倒有時間給大王準備。”

“無妨,屆時宮中會有人來幫忙,你們不需勞累。”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過往的時候,杜如晦雖然在楚王府上班,但是大抵屬於到點打卡上下班的那種,不問到他,他幾乎很少會參與事情的分析。

這次,他和李智雲之間的距離倒是拉近不少。

二人說了很多的事情,最後,李智雲忽然說道:“克明,你怎麼看待秦王。”

沒有稱呼二哥,這立即讓杜如晦心中一凜。

“大王為何這麼問?”

李智雲看他一眼,心知自己還是有點操之過急,遂拍拍他肩膀,搖搖頭沒再說什麼。

齊王和楚王的婚事,長安百姓聽說以後最多圖一樂。不乏部分人為蕭瑀的孫女感到惋惜,居然要嫁給齊王這個禽獸。李元吉到底有多禽獸,這一點李世民最清楚。

自來到長安以後,李元吉沒少在長安惹是生非,不是今天調戲女子,就是明天喝酒打獵橫衝直撞。作為京兆府尹,李世民多次警告規勸,但是效果都不大,李元吉依舊我行我素。

為什麼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惡劣,就是因為隨著身份的提高,二人言行的衝突。

李世民要善待百姓,可李元吉從不把百姓當人。單單這一點,便讓他們無法和睦共處。

而且,李元吉一直非常反感李世民巴拉巴拉的嘮叨話,總覺得二哥是在故意針對自己。

所以,小青年叛逆期,越和他對著幹,他逆反心理越重。

李世民不準李元吉強搶民女,李元吉就偏偏這麼幹,氣的李世民把事情告訴李淵,然後老李抓住李元吉一頓斥責。

就這樣,李元吉越來越不爽李世民。

所以,他漸漸讓自己在太原的名號響徹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