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吃的,李智雲沒什麼要求,於是告訴宇文溫還是一切從簡。

宇文溫奉命離去,李智雲則掉頭前往偏院,在這裡和宇文儒童商議打造‘深井冰’。

眼下正值冬季,正是儲冰的好時機,等到了夏季,就能吃上冰鎮水果,不要太美。

作為宇文愷之子,宇文儒童對冶造方面極有天賦。他從父親的手札中知道不少工程的建造方法。深井冰算不上有多高難度,經過李智雲的講解,宇文儒童已經將訣竅摸索的差不多。

“卑職看來,加上泥灰,稻草,更能讓冰儲存的長久些。”

宇文儒童看著衛士動工,將一塊塊冰放入井中,指揮人將稻草等物蓋在冰上。

“可以。”李智雲對此自無不可,這是正常儲存冰的方法,加之以深井,必能奏效。

早在出徵之前,李智雲就已經招呼人手藏冰,現在不過是轉移冰而已。畢竟已經二月末,天氣漸漸轉暖,冰也不能在外面放長久。

宇文儒童其實很想吐糟,自己明明是文學椽,怎麼到最後反而幹著工曹的事情。

不過他現在是李智雲的手下,老闆說幹什麼,他自然就要去幹什麼。好在,老爹宇文愷給他留下不少有用的東西。

“楚公,你讓屬下找的那種石料,屬下已從先父手札中得到一些頭緒,不知您現在是否有空一觀?”

“哦,這麼快麼,那就去吧。”

論冶造經驗,誰能比得上宇文愷深厚,有他遺留下來的資料,能幫李智雲省不少事。

不管如何,先把水泥混凝土什麼的搞起來。這兩樣東西材料都有現成的,麻煩的是配比,不過這方面,文理應用學院畢業的李智雲還是清楚的,無非是多費手續去實驗。

反正,他現在有的就是時間。

一直忙到正午,李智雲和宇文儒童才將初步的石料整理完畢,採用其中可用的,以及部分的圖紙繪製。

“楚公亦好工匠之道?”宇文儒童看著紙上標準的直線和曲線,頓時驚為天人。除此之外,李智雲改造之後的高爐亦躍然紙上,讓人看了一目瞭然。

“若想要燒製這種特殊的石料,沒有這種爐子可不行,你一會兒去找薛收,讓他給你撥錢,就在渭河那邊,我有一塊地,在那邊先把架子搭起來。”

好不好工匠之道,李智雲不清楚,反正這是他上輩子吃飯的手藝活。

“下次繪製圖紙,就用這種炭筆吧。”李智雲將手中炭筆遞給宇文儒童,“比你用毛筆方便。”

“遵命。”

李智雲現在手頭上還有不少錢,都是老李賞賜的工資和獎金。除卻資金,就是不動產土地。恰好渭河那邊就有一塊地,原本那塊地是陰世師的,不過他已經被砍頭,那塊地輾轉被送到李智雲手上。

宇文儒童從薛收那裡得了錢和地契,在李珍的帶領下前往渭河。

竇府。

自李淵起事之後,曾經被楊堅和楊廣父子打壓的關隴門閥再度抬頭。這其中,竇氏和獨孤氏尤甚。這兩家和李淵關係親密,李淵母親出身獨孤氏,李淵正妻出身竇氏。故而,在李淵起兵代隋這件事情上的謀劃,竇氏和獨孤氏功不可沒。

不過,他們很快發現李淵似乎有些冷落他們。這裡的冷落,並非是打壓,而是不如以往那般親密。

竇威現任大丞相府司錄參軍,負責朝廷條令,李淵身邊一等一的紅人。

而在他的對面,則坐著竇抗和獨孤震。

竇抗和竇威差了一輩,不過年紀相近,倆人是堂叔侄。獨孤震則是獨孤家的家主,現任大丞相府參軍。

“叔德,似無代隋意願。我旁敲側擊,他總是裝聾作啞,看樣子是沒這個心思。”竇威闔目,緩緩說著。

茶盞裡面的生薑片起起伏伏,熱氣升騰,異味瀰漫。獨孤震抬起頭,說道:“他不登基,無非是想等一個合適的機會。眼下,楊廣遠在江都未死,他還不想落人口實。只要楊廣一死,我們就可以推他登基。”

“不可操之過急。”竇抗抿嘴提醒。

“不可操之過急?”竇威不理解,“有我們支援他,關隴人心歸附,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