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子張懷寂拿著木劍,衝到父親身前。

“大人,我想騎馬!”

張雄哈哈一笑,伸手抱起兒子,“好,明日我帶你去白力城騎馬去!”

白力城。

此地,乃唐軍駐兵所在。

張雄和蘇烈關係很好,之所以關係好,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是張雄本為漢人,只不過後來遷移高昌,正所謂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同為漢人,自然天然更加親近。

其二,便是蘇烈金錢開道。來高昌時,皇帝便給了他一筆不菲的經費,讓他經營拉攏高昌國貴族。張雄,自然是其中的重點人物。

張懷寂騎著小馬駒,在校場大呼小叫。張雄和蘇烈二人騎馬並列而行,說著話。

“張公之子,少有勇氣,將來或可為將。”蘇烈輕輕摸著下頜鬍鬚。

蘇烈而今,已有三十,不復往昔青蔥,越發穩重。

張雄聽後,十分快意,他很欽佩蘇烈用兵之道,聽見蘇烈這般誇讚次子,當即大笑一聲,“承蘇公吉言。”

頓了頓,他問道:“不知蘇公膝下諸子,今在何處?若在此地,小兒輩們也好互相親近一番。”

聞言,蘇烈嘴角一扯,想起那個在長安中小學打架的兒子,無奈搖頭,“在長安呢。”

“長安乃天下首善之地,帝都所在,今生若有機會,吾等親往一行。”張雄感慨完,又問道:“我聽商賈說,長安新立學癢,不知蘇公可知一二?”

蘇烈道:“確有其事,吾子正在小學入讀。”

想起兒子蘇慶節,蘇烈有些腦子疼,這些年在外面掙功,不知那小子在家中可有好好習文練武。

倆人騎著馬,聊著閒事。

一會兒後,張雄見左右人不多,便低聲提醒道:“昨日,麴文賀訪我,言中之意,有驅蘇公離開高昌之意。”

“哦?”蘇烈微微振作精神,眯眼道:“此事當真?”

“當真。”張雄道:“具體之事,我不便細說,只是希望蘇公小心些,莫要上當。”

“多謝張公提醒。”蘇烈微微抱拳,而後問道:“張將軍此大義之舉,將來我必上報聖人,嘉之!”

張雄苦笑搖頭,“倒是不必如此,我只是不希望因為麴文賀的愚蠢而喪命。他所思所想過於天真,不識天數,我豈敢與其密事。”

在他看來,就算是麴文泰說要驅趕唐軍,他都覺得不妥。以唐軍的作風,他們自己不想走,你攆他們走,那就是給他們藉口動手。而一旦開戰,一個蘇烈便能吊打高昌,何談唐朝百萬大軍?

高昌小國,如何是唐朝對手。

不久後,張雄離去。

而蘇烈也發動人手,調查麴文賀。很快,他就得到具體訊息,麴文賀一直在勸麴文泰獨立唐朝之外。

好訊息是,麴文泰沒有答應他。

壞訊息是,這個麴文賀,除卻在勸麴文泰,還在暗中聯絡西突厥的時羅部。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