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聖人暴怒下令徹查(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軍大勝吐蕃,斬首萬餘,驚退松贊干布。訊息傳回長安,李智雲只是點點頭表示知道了,然後賜下些賞賜給那些奮勇作戰的將士。
打敗吐蕃並不值得如何炫耀,唐軍這些年南征北戰不知凡幾,經驗充沛,同一個地方文明不過百年的勢力交戰,若是不能打勝,那才有大問題。
儘管打勝了,可李智雲也沒什麼高興的,頂多只是覺得吐蕃那邊會暫時安靜下來。他的本心,可是想滅掉吐蕃的。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那就是行軍有困難。
吐蕃高原之地,多山多林,天井、天牢、天陷、天羅、天隙之地形數不勝數,若行軍,稍有不慎,就會被熟知地形的吐蕃人偷襲。他們要是真偷襲也不怕,就怕他們打到糧食儲存地點。一旦唐軍在進入高原之後,糧草被偷襲,那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何況,滅掉吐蕃之後,那塊地方短時間內也無法開發,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利用起來。畢竟,交通是大問題。
敲敲輿圖,李智雲輕輕嘆口氣。
滅吐蕃不是大問題,難的地方在於滅掉它之後,如何有效的掌控住這塊地方。
移民?
太難了,眼下帝國的疆域空前擴大,北至冰原,東北至於遼東道等地,還有大量土地沒有百姓耕種。更別說吐谷渾這些地方,還處在備用階段了。
更關鍵的是,出生平原地帶的百姓,誰願意去吐蕃啊?
想了會兒,他暫時停下思路,決定按部就班的慢慢來,不著急這一時。越急,越不容易做好事情。眼下大唐人口還沒恢復至前隋的鼎盛時期,山林野外仍有大量土地未被利用起來,違背百姓意願,讓他們移民,不能這麼做。
據報,吐蕃陷入內亂,倒是能給大唐足夠的時間積蓄力量,為下一次幹掉他們做準備。
「唉。」
聞聽皇帝一聲嘆息,高良忠小聲問道:「陛下可有吩咐?」
李智雲搖搖頭,未說話。
勵精圖治正當時啊!
「走吧,去甘露殿。」
「是。」
李智雲走後,內侍們將吐蕃輿圖收起來,放在箱子裡鎖上,放回原處。總有一天,它們還會再現人間,只不過,那個時候或許就是許多人考慮怎麼分割的時候了。
甘露殿。
嘩啦啦!
一份奏疏從高空拋棄,而後呈弧線落下,狠狠砸在吏部侍郎張銳面前,使得他腦袋下意識縮了縮。
「好好看看,你們所謂的考核吏治,竟有三十七名官員在漕運上做文章,還有人敢在路中設障,阻礙南貨北運,若說這其中沒有官員背書,朕都不信!」
看著怒氣勃發的皇帝,張銳低著腦袋,請罪道:「臣有罪,但是吏治考核向來不是吏部一部之事,去年考核,民部,御史臺亦有參與一二。」
考核吏治,自然不可能全由吏部把控,李智雲偶爾也會從御史臺和大理寺調遣四品官員過去監督一二。
聞言,李智雲氣笑,「你的意思是朕的錯?」
「臣不敢。」張銳低頭。
李智雲瞥他一眼,說道:「吏部侍郎張銳失職,奪職下獄,著令刑部調查。」
「陛下?」張銳懵了,好歹再叫幾個人過來詢問吧,直接拿我一個人背鍋?
李智雲冷笑道:「彆著急,你們誰也逃不掉!」
張銳被拖下去了。
而後,李智雲在兩儀殿召開臨時小朝會。
「前隋的那把劍還在後面懸著,而我們的文武精英,卻開始紛紛效法前隋的貪官汙吏,嫉賢妒能,你們自己看看,這淮南道的米糧海貨,江南道的藥材,乃至於山南道的貨物
,竟被人一路一障。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李智雲喝道:「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還是你們的天下啊!」
「臣等有罪。」中樞大臣們紛紛跪地伏首。
他們已經看過相關奏疏,心裡早已嚇得顫抖不已。貪墨漕運的問題還不算太大,但是在南方官道上設障,阻礙貨物北運,簡直形同造反。皇帝這要是不生氣,那就有鬼了。
李智雲壓下怒氣,說道:「這次的事情,不查個水落石出,朕絕不會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