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皇后教導不忘本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永寧殿。
“阿孃,孩兒無能。”李承烈跪在韋珪面前,低頭落寞的說。
其實,這段時間,不僅僅是李承昭跟著皇帝學習,安王等人也是經常被皇帝召去甘露殿教導。
韋珪看著已經長大的兒子,眼中閃過失望,但最終並沒有苛責他什麼。她其實很清楚,想要成為太子,全在自己兒子是否能得到皇帝陛下的認可。現在來看,很顯然自己兒子表現的不如岐王。
“起來說話。”
“是。”李承烈跪坐好。
韋珪微笑道:“此事既然已經過去,那日後就不必再提,往後你也不要再考慮這件事情。從今日起,你便好好學習,你父皇讓你做什麼,你便做什麼,你父皇不讓你做什麼,你便不做。記住,聖人最不喜兄弟相爭。而今名分已定,你就忘記這件事情罷。”
“是,孩兒謹記在心。”李承烈說完,又補充道:“母妃,不是孩兒不努力,而是父皇的要求實在太嚴苛。此前孩兒和母妃說過父皇的問題,母妃也知道。父皇乃不世聖人,孩兒愚笨,達不到父皇的要求,辜負母妃一番苦心,孩兒無能。”
他怎麼可能不對太子之位有意思呢,只是他真的沒那個能力啊。他也知道岐王經常走訪民間,他也學習過,可是他真的不明白,大唐已然盛世,小民有何值得關注。還不如習練兵法,將來為大唐開疆拓土。
當然,這種話,他是不敢對自己母親說的。
韋珪看著神情低落的兒子,勸慰道:“人各有命,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聖意,你不必掛懷在心。”
太子之位沒確定的時候,她一直想著爭一爭,現在已經確定太子人選,她反而釋然了。
“孩兒知道了。”
韋珪接著道:“今日留下來用膳吧。”
“是。”
太子之位確立,後宮諸女,雖然各有心思,但是也沒有引起任何風波。基本上,她們都清楚,以聖人的強勢,誰做太子,全在聖人決斷。爭不過就是爭不過,再做其他的小動作,只是給自己找麻煩。
長樂殿。
“兒臣拜見母后。”李承昭一身新服,向楊皇后叩拜。
楊皇后滿臉喜色,忙說道:“吾兒快快請起。”
“謝母后。”
待李承昭坐好,楊皇后方才問道:“可先去謝恩了?”
“去了,父皇勉勵兒臣要繼續努力。”李承昭一笑。他從小就一直和父親關係很好,因此沒有其他後來出生的弟弟們,那樣和父皇生分。而且,有楊皇后和晉陽的教育,提醒,他深刻的明白父皇的不容易。因此,一直對父皇敬重愛護。正因如此,他和父皇之間不存在隔閡,父子之間,雖有君臣名分,但更多的還是父子之情。
楊皇后頷首放心道:“你終於成為太子了。”
“是,兒臣沒讓母后失望。”
楊皇后話音一轉,“你可明白,你的責任?”
李承昭臉色頓時肅穆,“兒臣以前一直都不理解,但是現在,兒臣已經明白了。父皇的教導,已讓兒臣領悟。這天下,以民為本,民不安,則社稷不安。這朝堂之上,多得是世家盤根錯節,利益往來糾紛,如欲使我大唐長盛久治,必要剪除世家。渭河工坊,國之要地所在,工匠機巧,亦可造福百姓。為太子者,當時時自省,時時警惕,不可得意忘形,更不可目中無人。凡做事,必要三思而後行,不動則已,一動則要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