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一左一右打著毛衣(第2/2頁)
章節報錯
三人坐下,李智雲左擁右抱,看著兩個老婆一左一右,熟練的打毛衣。
「朕記得,起針要三十二道吧。」李智雲看著宸妃起針二十道,擔心她最後把毛衣打小了。
「哎呀,臣妾這是給孩子織的毛衣。」宸妃白了他一眼,然後熟練的拿起毛衣棍固定好已經起針的地方。
「哦。」李智雲道:「朕還以為,你是給朕打毛衣呢。」
「陛下可用不著臣妾來操心。」宸妃笑著低頭打毛衣,顯得很是熟練。
李智雲有些茫然的看向楊皇后,「什麼意思?朕記得,你們好像也沒給朕織過毛衣吧。」
楊皇后沒好氣的說:「臣妾倒是給陛下織過一次,是陛下您自己說穿著不舒適。」
是了,這話確實是我自己說的。
李智雲乾咳一聲,掩飾尷尬。
楊皇后又道:「不過呢,某些人吶,對自己女兒織的毛衣,倒是喜歡的很呢。」
李智雲羞愧的低下頭,他那是喜歡嗎?
想起晉陽給他織的毛衣,他就一陣心累。首先,他並不喜歡穿毛衣,因為新毛衣很緊很貼身,雖然很保暖,但是他覺得不夠舒適,向來是能不穿就不穿。
其次,晉陽那女紅手藝,哪怕他再怎麼自帶濾鏡也無法直視,做的確實很難看,而且晉陽給他織的毛衣,太小了,他根本穿不了,只能收藏起來。
「你們這是羊毛線?」李智雲摸著毛線球,隨口岔開話題。
楊皇后點點頭,「棉花的其實也不錯,但是論及保暖,不如羊毛線打出來的暖和。」
「這倒是。」李智雲嘀咕一聲,有渭河工坊的機器在,羊毛棉花變成線,已經走上流水線道路,生產的很快。織毛衣除了手工,還有人工操作機器,總之花樣很多。
品類多,賺錢的機會就多,百姓日子越來越好,商業自然也是越來越繁榮,關中是最先走上工業化道路的,現在雖然是剛剛開始,但是生產出來的產品,已經開始脫銷大江南北。
南方一項保守,但是在面對關中出產的工業產品時,還是在一瞬間就被搶奪九成市場。
至於地方會不會阻止?
你試試看好了。
別以為唐軍是擺設,這幾年李智雲一直在找藉口毆打南方的世家貴族。
細說的話,關中是目前發展最快的,從各個層面上來說都是最快最好的。這一點從交通就能看出來,現在關內各州之間基本上全是水泥路,然後水車等各種農具遍地生花。
此外便是中原洛陽一代,再次則是河東道、河北道。後面的淮南道、山南道、江南道等地,已經開始漸漸變成商品傾銷地,迫使南方的大量人口北上,變成「長漂」。
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還是交通,因為交通方便太多了!
水泥路目前只修到河南道的洛陽等地,河東道的太原等地。至於河北道,山南道等地根本沒有。南方人北上還是坐船居多,因為朝廷一直在用奴隸開河渠,修運河,水路交通越來越好,進入中原以後又有水泥路,這不就接上了嘛。
交通好,商業繁榮,人口流動速度變快。關中作為帝都所在,工業產品原產地,自然吸引天下商賈來往。
大唐國內商品市場,目前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更別提還有西域那邊的市場。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