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些紈絝,李智雲也懶得再費神去教育,雖說都是他的子侄輩,但他怎麼可能一天到晚閒著沒事幹去專門教育這些小崽子。何況這些小崽子還都是次子,在家裡不受重用那種。一般這種紈絝長大,要麼坐吃山空,要麼憑藉父輩福利,混個一官半爵。

“咦?”楊皇后目光忽然停在大唐官報的副刊,她看了一會兒問道:“夫君,禮部那邊在向天下百姓徵集大唐國旗。”

“嗯,這事兒是朕吩咐他們做的。”

楊皇后奇怪道:“夫君,軍中不是有旗幟嗎?”

“此旗非彼旗。”李智雲解釋道:“軍中旗幟,或為將旗,或為帥旗,又或者是衛府軍獨立旗幟,正因如此,紛雜無序。朕此番重鑄唐旗,是為統一之旗,代表的是大唐之旗,萬民之旗,朕之旗。”

楊皇后明白似的頷首,略感興趣道:“臣妾也能參與嗎?”

“你若是有好想法,不妨畫在紙上,給朕瞧瞧。”

“那可說定了。”

“嗯。”

大唐官方在報紙上鮮明的告訴百姓,這次可以各抒己見,只要有想法,就可以畫下來投稿。當然,此番也趁機告訴百姓,此次的大唐旗幟,不同以往,乃是代表帝國的國旗。

這個概念丟擲來之後,長安士民頓時為之震動,自古至今,軍旗王旗沒少見,可這次帝國要製作國旗,這個概念著實震驚到一批人。

要知道,以一面旗幟代表一軍的概念,他們懂。但是以一面旗幟代表一個國家,這個概念,他們還沒有接觸過。

毫無疑問,這是非常新鮮,非常吸引人的一件事情。更有人暗暗心想,如果能讓自己畫的唐旗被看重,那自己豈不是可以流芳百世?

訊息擴散,長安市井茶樓紛紛熱議。

“要我看,咱們大唐的旗幟就該以玄鳥為主。”

“為何是玄鳥?”

“今上出身贏姓李氏,乃與古時秦趙二國同宗同祖。昔者,秦氏一統六國,為我華夏第一王朝,都於關中,秦始皇帝更是史載第一位皇帝。而今我帝國亦定都關中,今上又與秦始皇帝同宗同祖。諸位更要知曉,贏祖乃伯益,而伯益父大業,乃女修之子。女修者,顓頊苗裔也,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

故,帝國當以玄鳥為旗!”

“好!”茶樓之中響起熱烈追捧。

“閣下學識淵博,叫吾等汗顏。”有士子拱手做禮。

說的有模有樣,但是今上是否和秦始皇帝同宗同組實在是不好輕下決斷。畢竟,在世家眼中,唐皇室乃是鮮卑人。哪怕先帝剛登基那會兒給自己找了很多李氏牛逼的祖宗,但世家們卻是嗤之以鼻。

誰還不知道你老李家跟腳啊。

故而,玄鳥為旗的說法,在下層頗受認可。

而一些官員則認為,帝國威臨四海八荒,當以神龍為旗。這個說法,在一些中上層人眼中,極為合適。

另有一小部分人覺得不必製作什麼大唐之旗,現在這樣就挺好的。

兩儀殿。

六相,六部,九寺,二十一位大臣分列兩排,跪坐在地,一張張的翻看著民間投稿的唐旗。

嗯,約莫千餘張稿紙。

長安百姓對這次製作旗幟的熱情很高漲,紛紛發揮聰明才智,將自己的想法繪製成圖,投遞大唐官報。

一個時辰過去,經過三輪選拔淘汰,最終有六張圖紙進入最後的選拔。

“這一張,就是百姓們都贊同的玄鳥旗?”李智雲指著一張繪製有展翅翱翔的玄鳥圖畫,問道。

“正是。”房玄齡將民間對這張圖畫的含義說與皇帝聽。

“不錯。”李孝恭點頭,“陛下,臣覺得這個說法很好,很符合實際情況。”

眾臣:“......”

不要臉!

老李家到底是不是和秦始皇帝一個祖宗,誰他孃的知道啊。就算老李家真是玄鳥後裔,可身上的鮮卑血脈卻是不容置疑的。

不過嘛,這話沒人說出來,因為這種事情不好說,全看皇帝怎麼決定。

李智雲笑了笑,看向第二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