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海得暫緩(第2/2頁)
章節報錯
美酒,美人,才是人生快事啊!
與此同時,李智雲正在太極殿偏殿接見揚州刺史張鎮周。
“張卿,自你上任揚州刺史以來,已過幾年。這些年,你在揚州所做之功績,朕都看在眼裡,由此,朕越發覺得自己沒看錯人!”
面對皇帝的誇讚,張鎮周頗為謙遜的表示自己只是蕭規曹隨,沒做什麼,全是仰賴皇帝恩威。最後又嘆道:“出海之事,數年無功,臣深為自責,還請陛下責罰。”
“無需如此。”李智雲還不至於分不清事實,安慰道:“海外兇險異常,不順利也是情理之中,倒是朕,讓你在地方操勞了一些。”
“不敢。”張鎮周說道:“陛下既有所命,臣自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智雲頷首,接著道:“地方治政,朕已看過,張卿考核,必為上上。”
“臣謝陛下。”張鎮周面帶暖意。
旋即,李智雲又和張鎮周聊了一些東西,最後說道:“有關開海一事,朕希望張卿能繼續上心。”
見張鎮周面露猜測之色,李智雲肯定道:“沒錯,朕打算讓你繼續擔任揚州刺史,主管開海一事。這一次,不需要派出多麼龐大的船隊,同樣也不需要你們遠離大唐。朕,只要你們繼續派人探索白鯊奉上的海圖路線,明確各地位置即可。”
按制,張鎮周在揚州擔任刺史已是七八年時間,應該遵循地方刺史三五年一換的規矩。
但是目前而言,李智雲還需要張鎮周繼續探索海外。故而,得留著他在揚州主持造船事宜,以及訓練水手。
大唐的天然港自然不止揚州有,其他沿海地區都有,但是目前朝廷沒那麼大的本錢開發其他港口。
便是李智雲的內帑,同樣也要緊一緊,為明年乾死吐谷渾做充足準備。
故而,他只能讓張鎮周這個有出海經驗的老臣繼續留任。至於是否要擔心張鎮周在地方慢慢做大,倒是沒有這方面擔心,因為現在他一紙調令就能調走張鎮周。
等過兩年緩過來,以張鎮周的功勞,李智雲肯定要讓他來長安掛個虛職,光榮退休的。
皇帝既然這麼說,張鎮周自然無法拒絕,只能拱手答應。不過,他還是忍不住提醒道:“陛下,船隊出海,一旦遇見風浪,必會損失慘重,是不是要再考慮一二?”
他原本還準備拿全年船隊全軍覆沒的例子說事,想了想還是作罷。
畢竟,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李智雲道:“張卿懇切之言,朕深以為然,故而以後出海,不必操之過急,可徐徐圖之。”
聞言,張鎮周點頭,“如此,臣遵旨。”
對他這個年紀來說,在哪兒幹活都一樣,留在揚州訓練水師,造船擴港,算是他拿手之事。
旋即,李智雲又勉勵一二,方才讓其退下。
經次一事,李智雲也算是有所明悟,以目前的情況而言,遠航不現實。不僅是船隻的問題,更是經濟能力的問題。
如果,大唐現在處在鼎盛時期,他自然可以瘋狂搞船隊嘗試,但是不是。
大唐還有很多敵人,得等等。
按照他自己的估計,恐怕得等十年左右,大唐才能全面對外發展掠奪經濟。
而現在,只能讓張鎮周繼續多訓練水手,慢慢造船了。
最重要的是,發展那些有毅力遠航的,有經驗的水手。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