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西突厥情況(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突厥,相比較東突厥,無疑要弱上許多。儘管如此,那也不是一般的番邦勢力,而是西域多國的宗主國,或者說是‘太上皇’。
大唐滅頡利,平草原,聲威遠播。但對於西域來說,終究是鞭長莫及,難有較大影響。
於西域諸國來說,大唐太遠,西突厥太近。
早些年,頡利還在草原拿刀裝逼的時候,西突厥和大唐關係非常的融洽。
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業績目標,幹掉頡利,兼併突厥國際畜牧業公司。
可是呢,後來西突厥發現,臥槽,我還沒用力,大唐已經吃掉突厥,還在草原圈地了?
這麼著,因為大唐意外的強大,西突厥這幾年開始和大唐漸漸疏遠了。
因為,誰不知道中原皇帝‘好大喜功’的尿性,凡大統一王朝,必對外征戰。
西域,早些年便是在中原人的控制下。
儘管如此,兩國而今並未撕破臉,反而處在一個較為和平的期限內。
這並不是兩國互相合作雙贏,而是各自國內都有問題。
“依你之見,當如何?”李智雲問。
于志寧道:“擇一使臣,前往西突厥,命其不得幫助吐谷渾。”
李智雲微微思忖,覺得此事應該可行。因為他得到訊息,這兩年西突厥內部,很不安靜。
返回長安,李智雲在兩儀殿召開小朝會,六相、六部尚書、九寺大員紛紛在列。
于志寧說出自己對吐谷渾下一步動向看法,並提出派人前往西突厥的建議。
楊恭仁開口道:“陛下,臣以為,這兩年西突厥應該不會如何偏幫吐谷渾。”
“為何?”皇帝淡淡的問。
“其內部兩強相爭,只怕無暇去管吐谷渾的瑣事。”楊恭仁說。
西突厥,東突厥,分裂的比較早。楊堅代周的兩年後,東西突厥正式分裂,起因是西突厥達頭可汗拒絕承認彼時剛剛上位的東突厥沙缽略可汗。
再加上楊堅在其中使壞,成功分裂當時最強大的草原帝國,使其一分為二,各佔東西。
儘管如此,東突厥依舊對西突厥有絕對的碾壓優勢。同時,還給當時的隋朝造成極大的軍事壓力。不過相比較此前大統一的突厥帝國,只有一個東突厥,對於隋朝的壓力無疑要減輕許多。
楊堅用智計,數次重演分裂陰謀,不斷讓東突厥內耗分裂,最後兵出草原,一舉拿下東突厥,迫其稱臣。後東突厥,幾經崛起,沒落,最後死在李智雲手上。
而在西域的西突厥,則相對較為平靜。又因彼時隋朝強大,西突厥內部相爭不斷實力越發弱小,直到統葉護可汗上位,方才漸漸開始扭轉西突厥頹勢。
統葉護在位十二年,北並鐵勒餘部,西南越阿姆河,佔領吐火羅故地,其號稱控弦數十萬,武功超越歷代可汗。
昔年東突厥仍在,統葉護便派人出使唐朝,言他們願意和唐人聯手,共滅頡利。
不過嘛,後來大唐自己滅了東突厥,這就沒西突厥什麼事情了。
貞觀二年時,統葉護因為暴戾統治,用政苛猛,遭到伯父莫賀咄謀殺。
其伯父自立為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西突厥內部對這種行為相當不爽,反而共推泥孰為可汗。泥孰堅決不願上位,推舉了統葉護可汗之子,阿史那咥力為可汗,號肆葉護可汗。
由此,西突厥展開內戰。
貞觀四年,莫賀咄兵敗,遭泥孰斬殺,肆葉護被西域諸部,推舉為西突厥大可汗。
只可惜,此人陰狠毒辣,多疑多猜,好殺功臣,連扶持他上位的泥孰都慘遭追殺。
眼下,楊恭仁所言的兩強相爭,便是肆葉護可汗咥力和泥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