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巡視工坊,算是皇帝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做的日常工作。之前研製火炮的時候,皇帝更是時刻關注。

而今,整個關中,尤其是長安周圍,各大水系側畔,如渭河、豐水,霸水等河渠周圍,密密麻麻,一座又一座巨大的工業園區如雨後春筍一般矗立。

其中很多的建築,都是貞觀初年自然災害的時候,朝廷組織百姓修建。

現在,已經徹底成為規模。

而不少工坊之中,更是矗立著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煙囪,常年飄著濃濃的黑霧。

聞一聞,沒錯,是工業的氣息。

這些工坊司職多有不同,有香皂坊、白糖坊、茶葉坊、紡織機廠房、鍊鐵鍊鋼坊、玻璃坊、水泥廠、造紙坊,甚至於絕密的火炮研製中心。

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研製農業工具的工坊。

近幾年,在曲轅犁的基礎上,皇帝又讓人研製出來大型多輪重耕犁,需要八頭牛拉著的那種。還有腳踏式木製脫粒機。這種脫粒機並不複雜,縫紉機什麼樣,它就什麼樣,只不過多了脫粒滾筒和連桿。金屬部件只有連桿,其他部件都是木製。

其實,就算是鐵製那也無所謂,因為鍊鐵鍊鋼坊在皇帝指導下,技術狂飆勐進,現在修建四輪馬車都會用到多用鋼製滾軸。何況一個小小的脫粒機連桿,不要太簡單。

而大部頭水車技術這些年也漸漸被工匠們吃透,他們甚至還搞出小型抽水車,能將水從地勢低的地方抽到高田上。

李智雲看了都說好。

耐高溫坩堝等等機械儀器,工匠們也在一點一點的吃透技術。據宇文儒童給他的彙報,現在工坊工匠人數已經超越一千人。等再過幾年,鐵軌就能開始嘗試鋪設,然後搞馬拉火車試試看。軌道馬車的成功就是一個不錯的突破,相信鐵軌也會很快突破。

士農工商,工匠地位不高,工資也低。但是給皇帝幹活,工資那就高了,而且地位也不低,屬於半隻腳踏進體制內。在工坊的工匠都是家世清白的乾淨人,皇帝的良民。

在工坊視察的時候,李智雲著重視察火炮工坊和水力紡紗機工坊。

前者不必多說,屬於重中之重,而後者則是李智雲擴大紡紗業的利器。在將來,還會有水力織布機、騾機,以至於最後的蒸汽機!

他所作的一切都只是為了讓帝國走上工業道路。

走上去之後,自然是賺錢,然後擴張,再賺錢,再擴張。草原現在就被大唐的手工業產品瘋狂吸血,等他們被‘羊吃光’的時候,大唐就得換個地方吸血。

畢竟,草原不是國家,只是部落,不可能吸血吸太久。

還是西域好。

人傻錢多。

李智雲想,等吸乾草原和西域的血,大唐人口必將爆炸,技術也將爆炸。

到時候,還有倭國、還有南洋、還有天竺。

反正,不會少殖民地。

總結而言,西域諸國、草原、高句麗,屬於大唐完成資本初始積累的獻祭品。

等吃下他們,那個時候,大唐絕對具備遠航地球的能力。

至於自己能不能看見那個時候,重要麼?

李智雲想的很清楚,他要做的就是讓漢唐民族無限擴張,至於帝國能不能千秋萬世?

這重要嗎?

封建王朝哪有千秋萬世的,騙鬼呢。

他要的就是一句話,凡山河所至,皆是唐土!

不論到時候帝國還在不在,無所謂啦,反正要打,那也是自己人死磕。

打爛了,肉也是爛在鍋裡。

最後吃肉的,肯定是漢唐人,這樣就行了,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