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馬周哈哈一笑。

“相國啊,你這是想讓我給你出主意呢。”

“賓王,我知你有大才,還望指點。”楊恭仁抱拳。

他也是實在沒辦法了,因為自己的身份乃是皇后娘娘長輩,朝中大臣,鮮有人敢和他直接走近,以免惹得陛下不快。故而,他身邊的才智之士,著實不多。

另外,皇帝陛下多有偏向杜如晦等人,這讓他感到一股極大的危機感。一旦自己將來退下,太子之位,還能是四皇子的嗎?

馬周的才華,他是知道的,故而才有今日之問。

看著眼神真切的楊恭仁,馬周輕嘆一聲,看著藍天白雲,惆悵著說道:“正因為陛下是此等英明之主,是故才會在選擇東宮的事情上再三謹慎。先帝朝的太子和秦王之爭,陛下乃是親身經歷,豈會不明白箇中兇險。”

“正因如此,才要早定儲君,以免生出內患。”楊恭仁理所應當的說。

馬周稍稍沉默,而後道:“相國,你可曾想過,若是陛下現在立的太子,無大才,該當如何?”

“這不可能!”楊恭仁道:“武陵王少有大智,絕非漢惠晉惠之流。”

果然是武陵王啊,馬周暗自腹誹,晉惠帝那種白痴,歷史上也是很少見的吧。

“稍安勿躁,相國稍安勿躁。”馬周安撫道:“我雖沒有見過那位武陵王,但也聽過一些傳聞,自然不會將其比擬昏庸之輩。只是相國啊,陛下如今,未過而立之年,更兼陛下乃是馬背天子,至少御極天下數十載,現在要讓陛下立太子,太難了。”

不是太難,而是不可能!

他雖然不在朝中當官,但是知道這位皇帝陛下的威嚴,那可真是無人敢冒犯。

“遲則生變。”楊恭仁嘆道:“我擔心的就是這個。”

當今皇帝兒子可不少,而且皇帝又年輕,很顯然還能繼續生,而且後宮妃子,不少出身世家,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了。

“如果相國真的不願意放棄,我確實有個辦法。”馬周沉吟少許說道。

“快快道來!”楊恭仁興奮的看著他。

“太后。”

“太后?”

“嗯。”馬周道:“當今天下,能勸得了陛下的,無非那幾個人而已。朝政上,非杜、薛二公,或魏徵等潛邸重臣不可。後宮之事,非皇后與太后不可。

立太子,而且相國還準備擁立武陵王為太子,那麼身為生母的皇后娘娘,絕不可以在此事上開口,一旦開口,不僅毫無助益,反而會適得其反。

只有太后娘娘才可以開口,也只有她老人家能在這種事情上說上兩句。

其他人,全都不行。”

楊恭仁稍作思忖,點頭贊同。

“不錯,你說得對。杜如晦等人,雖然勸得了陛下,但是在冊立太子一事上,素來極其謹慎,根本不願意開口。而皇后娘娘迫於身份也不能開口,只有太后才可以。

可是......”

說到這裡,楊恭仁嘆道:“太后娘娘素來不問朝事,想要說服她老人家開口,只怕是千難萬難。”

馬周道:“此事不可操之過急,否則被陛下看出來蹊蹺,以陛下剛烈的性子,相國你處境不妙。”

“我知道。”楊恭仁默默抿嘴,說道:“但是這件事情,我必須要去做,否則越拖下去,對武陵王越是不利。”

說到這裡,楊恭仁道:“想讓太后娘娘開口,得先想辦法接近潤國公才行啊。”

“那位太后娘娘的弟弟?”馬周問。

“不錯。”楊恭仁起身,下定決心,道:“得先和他處理好關係才有作為。”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