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吐谷渾遣使(第1/2頁)
章節報錯
烏侖裘被送到長安,不過李智雲沒見他,因為沒必要。
兩儀殿。
“這個李大亮,太過分了,他這樣會引起吐谷渾開戰的!”楊恭仁怒不可遏。
你殺沙匪就殺吧,抓人就抓吧,抓完你倒是要點好處,把人還回去啊。
你還把人送來長安,你這不是逼著吐谷渾和朝廷開戰麼!
陳叔達也是有點生氣,說道:“李大亮這麼做非常不穩妥,這個烏侖裘是吐谷渾天柱王之子,而天柱王是伏允信賴的大臣。一旦天柱王鼓動伏允向我朝開戰,到時候我們的計劃將會付諸東流!”
經過李智雲這兩年洗腦,現在政事堂的相國們,既要和平,又要征服,乾死一切不服的生物。
但前提是,朝廷得有錢有糧食,百姓得活得下去!
這眼瞅著生活越來越好,馬上又要開啟國戰,這誰能忍?當初高昌王麴文泰希望他們對付伊吾國的時候,大臣們都不願意,何況這個更強的吐谷渾。
李叔良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他知道,自己現在就是一個應聲蟲,皇帝說什麼,他就應什麼。至於其他的,輪不到他來操心。過一段時間,等陛下決定人選,他就該退休了,還管那麼多幹嘛。再說,涼州的事情,他弟弟李幼良也有鍋,如此就更不能隨便開口發言了。
便是杜如晦也覺得在這件事情上,李大亮有些冒失了,於是他說道:“我的看法是,不妨派人去吐谷渾探探情況,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可以將人還給天柱王,平息事態。”
不是他要低頭,而是今年不能打。如果是明年發生這種情況,那他絕對會拍手稱讚,然後告訴陛下,完全可以以此為藉口,對吐谷渾用兵。
相國們這次意見較為統一,都覺得李大亮這麼做不妥當。
李智雲道:“事情已經發生,且看李大亮如何施為。至於那個烏侖裘,先把他送進鴻臚寺,暫時監禁。”
“是。”
待大臣們走後,李智雲神情莫名。
李大亮這麼做,他自然是清楚的。無非是想借機和吐谷渾開戰,撈取戰功。
對此,李智雲不贊成也不反對,他要看看這個李大亮有沒有這個能耐去拿這份功勞。
剛硬,向來是李智雲的特點。
他從不相信退讓會令對手收斂,有的時候,越是退讓,只會讓你的敵人覺得你軟弱可欺。
吐谷渾就是這樣,前幾次大唐要發育,他們在涼州到處搞事。李智雲忍著沒動手,這一次,李大亮的做法,讓他心裡很快意。不過,能不能擋下來吐谷渾,就看李大亮自己的能耐了。
“別讓朕失望,李大亮。”
吐谷渾、伏俟城。
伏俟,鮮卑語,漢意為‘王者之城’。
吐谷渾可汗,名叫伏允,全名是慕容伏允,自號步薩缽可汗。不過這只是個笑話。
大業四年、大業五年,伏允被隋煬帝摁在地上暴打,打的有家不敢回。若非後來隋朝自己玩崩了,吐谷渾就算亡國了。
現在整個吐谷渾分為東西兩部,一部分是以伏俟城為中心的東部區域,由長子慕容順管理。西部,則是由次子達延芒結波統帥。
伏允自己坐鎮王城,由天柱王輔佐處理國事。然而事實上,伏允現在不大管事,基本上都將事情交給天柱王自己處理。
吐谷渾的文化習俗和漢人相近,語言方面,主要是漢語和鮮卑語混雜。
他們的婚俗倒是類似突厥,行以妻後母,納寡嫂,妻弟婦的‘收繼婚’。
故,伏允的可敦也是他兄長世伏的可敦。即,隋朝光化公主。而慕容順正是光化公主的兒子。
昔年,隋煬帝準備對吐谷渾動手,扣留正在隋朝交流學習的慕容順,伏允不管不顧。直到唐朝初立,李淵為了對付涼州的李軌,才將從江都逃出來的慕容順還給伏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