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李智雲這段時間問了不少人,房玄齡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房玄齡稍作思忖,言道:“中書侍郎于志寧,黃門侍郎韋挺,尚書左丞王珪,尚書右丞蘇世長等人,皆乃才智之士。”

大差不差的回答,這些日子,面對皇帝的發問,很多朝臣都是這個回答。

李智雲道:“你這是糊弄朕啊。”

“臣不敢。”

“既然不敢,那你就確定一個人選。”

房玄齡道:“工部尚書人選,關乎朝堂大局,臣不敢妄言,唯陛下能一言而決。不過,既然陛下要臣說,那臣斗膽,推薦中書侍郎于志寧。”

“為何是他?”李智雲淡淡的問。

房玄齡解釋道:“因為於侍郎在中書省任職,有才幹,臣又曾與他共事,故而知道他的能力。”

“你倒是不避諱這些。”李智雲笑了笑。

房玄齡誠懇道:“為陛下分憂解難,乃是臣的本分。”

李智雲點點頭,說道:“朕知道你的心意,放心吧,朕不會怪你的。”

“多謝陛下體諒。”房玄齡問道:“那陛下覺得於志寧如何?”

“呵,以後再說吧。”李智雲沒給任何資訊,讓房玄齡微微嘆息一聲。

陛下到底是陛下,讓人根本看不出來他的想法嘛。

不多時,房玄齡告辭離開。

李智雲看著他的背影,兩隻手搭在石欄上,手指輕輕敲打著上面的花紋。

于志寧可不可以,答案是可以。以能力來說,他是沒問題的,但是從出身來說,他不行。

最起碼現在不行。

關隴人被他好不容易打壓下去,現在讓于志寧上來,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而且他知道,關隴人的目的不是什麼工部尚書之位,而是政事堂的相國位置。

這可能嗎?

現在是絕對不可能的。

“房玄齡也難逃人際關係啊。”李智雲微微一嘆,他似乎看見了十幾年後的各派爭鬥。

雖然他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但還是忍不住感到排斥。皇帝有時候就是這麼矛盾,既希望大臣們互相鬥的你死我活,又希望他們能聽皇帝話,老老實實做個忠臣,良臣。

要的還真是多。

“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