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夫人坐在他身邊,說道:“前幾日我進宮向皇后娘娘請安,她說了,陛下要我督促你好好補身子。”

聞言,杜如晦心裡暖暖的。

“陛下啊,真是叫我不敢有半點私心啊。”

杜夫人拿起眼鏡,打量片刻,說道:“別說你了,便是我也覺得皇后娘娘待我甚重。那幾匹上好的紫色綢緞,滁王妃可是相中好久了,出了高價要買,皇后娘娘沒捨得,都送給我了,讓我給家裡的孩子做幾身衣裳。”

杜如晦說教道:“小孩子有的穿就行,而今朝廷不富裕,豈能豪奢。”

“我知道,這不是說說麼。”杜夫人道。

杜如晦嘆了口氣,“古往今來,有多少大臣,能如我這般得陛下信賴重用呢?事無鉅細,陛下體貼關懷備至,真是叫我半分也不敢懈怠。”

杜夫人眼睛一斜,“你這是訴苦呢,還是炫耀?”

杜如晦嘿嘿一笑,端起藥膳噸噸噸喝光。

杜夫人問道:“對了,弟弟來所為何事?若是不方便說,我便不問了。”

她雖然有時候毆打丈夫,但下手都有分寸,而且也不會無理取鬧,更不會問東問西。她只是隨口一問,以作夫妻談資。

杜如晦道:“沒什麼不方便的,他告訴我,想去太原為官。”

說到這裡,杜夫人就沒興趣了。

“行了,我去準備膳食,你休息會兒吧。”

“勞煩夫人了。”

“你記著我的好就行。”杜夫人白了他一眼,端著空碗離去。

對太原令有想法的人很多,畢竟那是個很讓人心動的位置。

李智云為此也甚是苦惱。

該用誰?

想來想去,他想到一個人,一個可以勝任的人。

陳倉。

劉仁軌正在縣衙閱讀公文,自貞觀皇帝即位以來,三番兩次的肅清吏治,使得底下小官們都不敢如何鬆懈。而劉仁軌為官素來是清正廉潔,又得皇帝親口鼓勵,所以他做起事來更加的小心謹慎。

便在此時,一名小吏慌忙走進來。

“縣令,宮裡來人了。”

宮裡?

劉仁軌先是一怔,旋即猛然想到什麼,連忙道:“快,隨我去迎接。”

“是。”

宮裡來人,只有一種可能,陛下傳達聖旨了。

這次過來傳達聖旨的不是別人,正是服侍皇帝的內侍高良忠。見到高良忠,劉仁軌便知道事情不簡單。雖然這位內侍地位不顯,而且也沒什麼人看得起,但他到底是服侍在皇帝身邊的內侍,不能輕易慢待。

高良忠面對劉仁軌沒有半點倨傲之色,或者說,他這個聰明人從來不敢對臣子倨傲。這其中,既有內侍地位低下,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吏看不上的緣故,也有高良忠的謹慎小心原因在其中。

作為皇帝的身邊人,高良忠不敢說自己一定能明白皇帝的所思所想,但是他知道,當今皇帝,絕非善類。服侍這樣的帝王,容不得他不小心。

否則,丟官是小,丟命卻是大事。

他笑眯眯的說道:“奴婢是奉陛下的旨意,來此給劉公傳達聖命的。”

聞言,劉仁軌躬身行禮。

“臣劉仁軌,恭聽聖訓。”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