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我只是正義使者(第2/3頁)
章節報錯
回鶻,結束了。
隨著最後的掃尾戰爭宣告終結,打成篩子的草原終於迎來了和平的黎明。
薛延陀死,回鶻亡!
但其實,真正的損失遠不止於此。因為歸附唐朝的草原小部族們死傷的更加慘重。
整個草原,陷入前所未有的虛弱。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五千唐騎就足夠橫掃草原各個部落。
但是沒必要,因為到這裡,戰爭已經徹底結束,薛延陀和回鶻的牛羊,女人,小孩,奴隸,全部被唐朝吃的乾乾淨淨。
剩下的,就是慢慢吸血草原,讓草原成為大唐的殖民地,讓這裡的草原牧民們為大唐提供羊毛,藥材、寶石、戰馬、牛羊等等,甚至奴隸。
皇帝李智雲在得知訊息之後,以薛延陀原族地,設盧山都督府,由柴紹擔任大都督,契苾何力擔任長史。以回鶻之地,設立瀚海都督府,冊封李道宗為大都督,由咄摩支擔任長史。
同時,讓大都督們互相配合,解除草原所有部族的武裝,不準草原任何部族擁有軍隊。此令,明旨下發。若是草原部族不尊,那就視為向大唐宣戰。
有人不尊嗎?
答案是沒有。
因為剩下的草原部族,根本不敢不遵守唐朝皇帝的命令。
薛延陀和回鶻完蛋,標誌著草原再也不可能誕生任何一個會對唐朝產生威脅的部族。
如果有,那就是大都督們瀆職!
長安。
李智雲在兩儀殿和李道宗見了一面,說了很多的話,總結而言就是李道宗對皇帝的感謝。
自皇帝登基以來,宗室大將,始終沒有什麼出頭的機會。這次李道宗白撿一個大都督,讓宗室們覺得,皇帝沒有忘記他們!
其實李智雲一直沒忘記宗室戰將。
除卻陳王李叔良不提,荊王李孝恭,徐王李道宗,滁王李道玄,這三位都被皇帝李智雲所倚重。
之前之所以不用,那是為了保證戰爭勝利。
而現在嘛,突厥完蛋了,薛延陀完蛋了,回鶻也完蛋了,他自然可以用這些心腹宗室大將去鎮守一方。
“陛下放心,臣去了草原,一定本分做事,絕不給陛下丟臉。”李道宗說道。
李智雲頷首,言道:“你做事素來穩重,朕是相信你的。草原此番之虛弱,堪比前漢武帝之後,你去了那邊,一定要盯緊了周圍的小部族。朕,絕對不允許再養出一個突厥出來。”
“是,臣遵旨!”
在李道宗下去之後,李智雲回到御案前坐下,提筆寫聖旨。這是一封嘉獎獨孤瑛的聖旨,調他回長安,冊封永清縣公,擔任司農卿。
至於秦瓊、尉遲恭二人,另有食邑加封,自是不必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