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一代二代三代將領(第2/3頁)
章節報錯
未來十年開疆拓土的;蘇烈、程名振、徐世績、劉仁軌、薛萬徹等人。
二十年後的新生代;秦懷玉、程處默、薛仁貴、尉遲寶琳,甚至於目前還是個小屁孩的裴行儉等人。
這是最合理的安排。
當然,前提是這些人沒有長殘。
除此之外,一代和二代的將軍們也不是完全沒機會出去打仗。比如在未來五年內,他還是需要以一代將領們為統帥,帶著二代將領們成長。
等到六七年後,二代將領徹底成長起來,一代將領們就可以宣佈退休,然後天天捧著茶杯去逛平康坊了。
而三代將領們的培養也同樣如此。
一代帶一代。
至於會不會在軍中形成派系。
那是必然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有人抱團,這種事情不可避免。
如果幻想軍中沒有派系,那簡直就是天真。
打死契丹人之前,幾個大都督都在爭搶出征資格,這就已經表明了,軍中是有山頭的。
不過,以李智雲的威望,一紙詔書,便能廢掉他們。
當然了,沒必要。作為從天下大亂中走出來的皇帝,他是不擔心軍隊的。
因為那些將領,都是他的忠臣。
另外,說句不好聽的,軍中幾個山頭,互相之間關係也不好。
尉遲恭和秦瓊面和心不和,始終不服對方。
段志玄和謝叔方隨著皇帝晉陽起兵,一向自視為皇帝最得力的心腹干將。
程咬金等人出身瓦崗。
派系很多,成分很雜。
正因如此,李智雲把軍權控制的很死。
咕嚕!
在李智雲沉思間,魚竿忽然一沉。
“大魚!”
他猛的提竿,一條大魚在空中翻騰。
“給你了,好好補補腦子。”
說完,李智雲帶著人踏步離去。
其實他心中一直有個想法,那就是請在朝的將軍們將來退休後能進大學擔任軍事學講師。
不過可惜的是,因為自然災害的關係,大學連一塊磚都沒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