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木訥少年薛禮(第2/2頁)
章節報錯
薛溫周蹙眉問道:“你聽見什麼訊息了?”
“我不能說,但是請伯父放心,我是薛氏子弟,自然不會忘記祖宗,忘記族中兄弟......”
在經過薛收的一番勸解後,薛溫周湖裡湖塗的同意了。他倒是想問一問為什麼,可薛收就是不說。而他也不敢質疑,因為薛收現在是相國,知道的肯定比他多。
“罷了,既然你有計較,那我就不多說了。”薛溫周頓了頓,言道:“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代為照顧這幾個薛氏子弟,他們都是族中翹楚,值得你培養。”
聞言,薛收頷首。
只要不讓他現在給族中子弟開後門,照顧幾個吃白飯的沒什麼問題。
“你們幾個,還不見禮。”薛溫周衝那幾個少年喊話。
幾個少年紛紛上前執晚輩禮,逐一自報家門。
其中,有幾個少年,薛收認識,比如他兄長薛大年的兒子,薛行成,薛仁方,薛仁偉。又比如薛溫周的孫子,薛元簡。
其實,薛溫周是薛元敬的祖父,按理來說,他去找薛元敬開後門更直接。但是,薛收目前是相國,薛溫周自然更相信薛收。
在考較一番這幾個血脈親近的後輩子弟之後,薛收看向最後一名有些木訥的少年。
那少年看見薛收目光,趕忙低頭,“南祖房薛禮,拜見叔父。”
南祖房?
薛收一陣無語,還真是一筆寫不出兩個薛字,那一房也開始找關係了麼。
他自己出身西祖房,和南祖房那邊已經有些年沒往來了。
河東薛氏,家大業大,子弟眾多,便是薛收也記不清誰是誰。
薛溫周解釋道:“此子乃是薛安都的後人。”
“哦。”薛收眼睛一亮,“竟是河東郡王之裔。”
薛安都是死後被追贈的河東郡王,也算是一份哀榮了。
旋即,薛收問了薛禮父祖,發現薛禮這一系,基本上已經徹底沒落,心裡面剛剛提起的興趣,又不禁消失。
“仁貴,你治的什麼書?”
薛禮有些緊張的回答:“《孫武兵法》。”
“兵書啊。”薛收若有所思。
薛溫周在旁說道:“仁貴這孩子,少雖貧,但天資聰穎,身有勇力,在族學治兵書,頗有天分。老夫以為,當今陛下重武,興許會有仁貴機遇。”
這一點,薛收不否認。
作為天子心腹,他是知道一點天子的抱負的。
滅亡突厥不是結束,而是開始。以天子的豪邁和野心,不把周圍的番邦異族來來回回犁幾遍,怕是不會馬放南山。
這一點,那些在修水泥路,挖煤中慘死的突厥奴隸就是明證。
“這樣罷,你們幾個,先去長安中學旁聽幾年,若是能考得上大學,這對將來做官大有裨益。若是考不上,我再給你們謀些差事。”
送幾個人進長安中學,對於他來說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這樣也能正好避開朝廷官吏結構調整的風險期。
等一切塵埃落定,到時候給他們謀差事,那就簡單多了。
“你們幾個,還不多謝你們叔父。”薛溫周很滿意薛收的安排,天子改革四門小學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能在那小學、中學,教書的先生,都是一時才俊,能讓子弟進入其中旁聽,對他們認識朋友,提升自身能力,都是極有幫助。
何況,聽說天子還有意擔任傳說中的大學校長。若是這幾個小輩將來能考得上大學,那就是天子門生,前途不可限量!
幾個少年連忙拜謝薛收。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