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五牙戰艦為最(第2/3頁)
章節報錯
立政殿。
“臣李大亮,張鎮周,拜見楚王殿下。”
“兩位愛卿免禮,賜坐。”
“謝殿下。”
李智雲在他們坐下後,先是讚賞他們掃平張善安謀反,接著又和他們聊了會兒洪州、安州、舒州等地的風俗人情。
一來一去,初次見面的生硬緩和許多。
同時,李智雲也在觀察這倆人。
李大亮話語清晰,往往李智雲丟擲一個話題,他可以順著聊很多的東西,但是又不會故意附和,大多會利弊共說,陳清當地的好事與壞事。
張鎮周話較少,李智雲問什麼,他便答什麼,言之有物,又不會故意展現自己。
到此,李智雲基本上確認,這倆人都是幹吏。
說起來,無論是李大亮還是張鎮周,此二人在歷史上都是主政一方的好官。
歷史上,李大亮文武雙全,清廉自守。他一開始不是李世民的人,所以李世民將他打發到交州擔任都督。後來李大亮做出成績,李世民又將他調去涼州,之後又隨李靖破吐谷渾。擔任靈州總管之時擊敗薛延陀。
房玄齡稱讚其有周勃之節,可倚大事。
後來李大亮故去,因其廉潔,家裡拿不出珠玉給他含在嘴裡。
而張鎮周史冊紀錄較少,並未單獨立傳,不過從地方府志可窺一二。
即,收復琉球之猛將,公私分明之好官。
聊了一會兒,雙方都對彼此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李大亮的眼中,楚王殿下無疑是年輕的,年輕的過分!
今年的楚王殿下只有二十歲!
弱冠之齡!
可他卻不敢小覷之位年輕的監國楚王,因為方才聊到地方的人口戶數,勞作細節,往年雨水變化,這位楚王居然能夠如數家珍的給他說出來。
這在李大亮看來簡直離譜!
他甚至想,即便是皇帝,恐怕也不可能對地方知道的如此仔細。
正因如此,他更不敢大意。面對李智雲的問題,每一次都是認認真真的回答,不敢有絲毫欺瞞。
他不知道的是,這些資料看起來非常繁雜,但是在李智雲的面前,一張表格,以及一串阿拉伯數字,加上各個後世單位,能夠輕而易舉的俱現化。
論內卷,誰卷的過曾在圓明園職業技術學院學習過的李智雲呢?
相比較複雜的物理數學公式,這些基本的死資料,在李智雲看來相當容易記住。
張鎮周則是小心侍奉,不敢大意。他倒是沒有李大亮那麼多的心思,是故顯得較為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