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妥善處理東宮舊臣(第1/3頁)
章節報錯
不多時,劉仁軌接到楚王召見。這讓劉仁軌有些奇怪,他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吏而已,楚王為何要單獨召見他?
帶著這樣的疑惑,劉仁軌步入偏殿。
帝座空無一人,在其下首位,跪坐著一名年輕人。他面無表情的看著自己, 讓人想不透他心中所想。
李珍走上前,拜道:“殿下,劉仁軌帶到。”
原來他就是楚王。
真是年輕。
劉仁軌不敢怠慢,躬身一禮。
“下官劉仁軌,拜見楚王殿下。”
李智雲打量著這位年輕的名將,腦海回憶著此人的資訊。劉仁軌一生為官清廉剛正,政績突出。但真正讓李智雲在意的是此人在軍事上的才華。
白江口一戰, 徹底打疼倭寇,奠定大唐數百年海防安全。換而言之, 將來此人是對付倭寇的一把利器。
此人歷任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四朝,榮寵不減,最後甚至壽終正寢。
由此可見,此人是個懂規矩,知進退之人。
不過,現在的劉仁軌還沒有成長到那一步,眼下他也之比李智雲大兩歲而已。
“免禮。”
“謝殿下。”
李智雲手指輕輕敲擊著案几,思忖良久沒有說話。他在糾結,要不要現在就開始培養劉仁軌,還是說,順其自然,讓他野蠻發育,慢慢成長。
見楚王沒動靜, 劉仁軌自然是低著頭不敢說話。
他想不明白,楚王召見他做什麼。
過了一會兒, 李智雲道:“陳倉縣暫缺一名縣尉,本王屬意你, 劉仁軌,你可願意?”
劉仁軌愣了一下,旋即答應。
“下官遵命。”
楚王開口,他還有拒絕的餘地嗎?
不過能做縣尉也算是個不小的進步,他也沒什麼好拒絕的。
真正讓他不明白的是,楚王殿下為什麼會特地點名自己,他好像沒什麼名氣吧。
帶著這樣的疑惑,劉仁軌離開了皇宮。
李智雲這麼做,自然是想劉仁軌按照原本的軌跡成長。只是這一點,劉仁軌永遠也不可能想到而已。
安排了任瑰,李智雲隨後又接見了韋雲起。對這位以少勝多的歷史名將,李智雲還是很看重的。
雙方見面之後,沒有韋雲起預想那樣,李智雲對他冷嘲熱諷的打壓藐視。
相反的,這位年輕的楚王十分認真的向他請教遼東草原部族的事情。
待自己說完見解之後,李智雲沉吟一會兒,言道:“韋公,眼下草原內亂,我大唐尚需修生養息。本王是這麼想的, 待他日唐軍揮師北上,還望韋公不吝相助。”
“臣遵命。”韋雲起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