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試探試探再次試探(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裴相,自然是裴寂。
聞言,裴寂抬起頭,言道:“殿下做主便是。”
李智雲斜著身子,一手撐著案几,嘴角露出一絲嘲諷。
“禮部,六部之一,尚書去留,大事也,裴相不妨代本王去問問父皇的意見,如何?”
裴寂臉一紅,這不是害羞,而是羞辱的漲紅。
“殿下說笑了,聖人著殿下監國,朝政大事,自然是由殿下做主決定。”
他心裡當然很想讓皇帝決定,但是那天見過皇帝之後,他就知道,自己再去見皇帝也沒用,說不定還會被斥責。
因此,不如裝聾作啞。
見裴寂認慫,李智雲也沒有得寸進尺,而是說道:“魏徵。”
“臣在。”魏徵出列。
“李綱是否謀反,交給大理寺來調查。”
“是。”
李智雲接著道:“李綱暫免禮部尚書之職,待查明事情真相,再考慮其他。諸位,可有意見?”
這誰敢有意見?
眾臣紛紛預設楚王的決定。
至於李綱,從頭到尾,李智雲就沒在乎過他說什麼。
冤枉李綱也好,沒冤枉也罷,李智雲都不在乎,李綱在他眼中不過是個探路的棋子罷了。
衝著他曾是李建成舊臣這一條,李智雲也不會容許他現在繼續留在朝堂上給自己添堵。
見楚王一言罷免李綱,民部尚書唐儉、工部尚書武士彠等其餘幾部尚書,心裡微微震顫。
這般權勢的楚王,可比當初的太子和秦王要霸道太多了。
不過他們轉念一想又覺得理所應當,畢竟那個時候還有聖人壓制太子和秦王,而現在,誰能壓制楚王呢?
除卻李綱,還有一些明面上的太子舊臣,紛紛被魏徵提出來,立案調查。
朝會散去,眾臣各有心思。有人高興,有人擔憂,不一而足。
沒幾日,魏徵便將事情查明,李綱確有為太子謀反出謀劃策,其餘的太子舊臣也沒能倖免,紛紛遭到彈劾。
得到訊息,李智雲沒有立即決定發落李綱,而是來到後宮,向李淵稟明事由。
聽完李智雲的話,李淵說道:“五郎,朕既然已經決定讓你監國大事,此事你可自行處理。不過為父還是想告訴你,李綱為人忠直,你可酌情處罰,不要過於無情。”
“是,兒臣謹記。”
其實李淵知道,不論李綱有沒有參與謀反,楚王都不會放過他,只因他曾是廢太子的人。
大理寺給出的謀反證據,他看一看也就罷了,並沒有放在心上。
似是擔心李智雲會苛待李綱,他忍不住勸道:“五郎,李綱畢竟是前朝大臣,你不可羞辱他。”
“父皇之命,兒臣必定遵從。”
“好。”李淵道:“你年紀小,想法多,這些朕都知道,但是做事情要三思而後行,這些個老臣,可能不合你心意,但他們畢竟在治理天下上,多有經驗,你可以不採納他們的主張,但是一定要認真聽。
須知,偏信則闇,兼聽則明。”
李智雲道:“父皇教誨,兒臣必定時刻謹記在心。”
李淵點點頭,嘆道:“孩子,家事國事,壓在你身上,難為你了,朕知道你也辛苦,但眼下朝廷是個什麼光景,你也知道。為父也是沒有辦法,以後你可自行處理事情,非興亡之大事,不必事事向為父請示。”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