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攤丁入畝理論完善(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初出家為道貌似挺有說法的,魏噴子也曾經當過道士。
楚王的招攬,韋善俊自然聽明白了,於是他委婉的拒絕道:“殿下,小人已經出家為道,無心仕途。”
“本王沒讓你當官啊。”李智雲道:“本王觀你醫術精湛,欲栽培你廣濟天下百姓。放心吧, 本王不會讓你勞心仕途,你只管修道問醫即可。”
韋善俊還想拒絕,卻聽李智雲說道:“隋末戰亂方休,人口凋敝,朝廷對僧道多有意見吶。”
聞言,韋善俊頓時苦著臉, 他知道自己跑不了了。
“既是殿下看重, 小人豈敢不從。”
李智雲滿意道:“你放心吧, 你要問道,本王不管你,只要你問道之餘鑽研醫術,本王就滿足了。另外,本王已經著人尋訪孫思邈,說不定你將來能和孫思邈一起論道。”
“多謝殿下。”韋善俊微微心動,和妙應真人論道,這個機會可不容錯過。
李智雲嘿嘿一笑,心裡大為暢快。
韋善俊、甄立言、甄權,將來再把孫思邈找到,他說不定能搞一個醫學院出來。
不久後,李智雲返回長安。
臨走前,李智雲賞賜韋思言五十兩黃金,以舉薦大才為名。
韋思言妻子得到黃金喜笑顏開,心底因為楚王蹭飯那點不高興煙消雲散。
“真沒想到, 那個酸道竟能得楚王看重。”
韋思言沒好氣道:“我可沒推薦善俊, 而且楚王看中的也可能不是善俊,而是妹妹們。”
妹妹們?
韋思言妻子先是一楞,旋即喜道:“你是說,楚王要納她們為側室?”
見妻子那副摸樣,韋思言不欲和她多言。
“哎呀,那可真是她們的福氣。”她開心道。
見狀,韋思言默默嘆息,娶對媳婦很重要。他就不行了,娶了個會持家的,但卻是勢利眼。
後,韋思齊將姊妹接到長安家中,告知韋珪。
聽韋思齊說是李智雲提起的,韋珪心底頓時有些吃味,男人的那點心思,豈能逃得過女人的直覺。
回府後的第二夜,李智雲在韋珪房休息。
案几擺在榻上,韋珪在一旁研磨,小承烈在旁邊爬來爬去。李智雲提筆在紙上寫下‘攤丁入畝’幾個字,隨後慢慢完善理論。
在李智雲看來,這條法,他是肯定要施行的,不為其他, 就為了底層百姓, 為了大唐的人口增長,為了消除黑戶,甚至是為了對付世家。
給攤丁入畝做個簡單的解釋就是,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
幹掉人頭稅,以地收稅。
這樣一來,藏匿人口就沒有意義了,因為田地擺在那裡逃不掉,誰田多,誰交的就多。
而百姓的負擔也極大的減輕了,家裡人多田少,也不用擔心人頭稅高,這樣就能讓百姓放開了生!
讓她們生!
李智雲還記得,人口爆炸就是在順治十八年到乾隆五十五年,大概一百五十年左右,人口由兩千萬爆炸性增長到三個億!
而從順治十八年的一千五百萬人口到乾隆六年的一個億人口,只用了八十年左右,基本上每年人口增長在千萬左右,恐怖如斯!
李智雲未來的計劃,少不了龐大的人口支援,尤其是漢人!
歷朝歷代,對外開拓者不是沒有,但為什麼就是站不住地盤呢,還不是因為人少。
當然,話說回來,他知道攤丁入畝一旦拿出來,第一個反對的肯定是世家大族,其後就是勳貴官僚。因為他們田多地多,李智雲在挖他們根子。
但是,他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韋珪滿腦子都在想自家丈夫是不是對幾個堂妹有心思,壓根沒注意李智雲寫了什麼。
半個時辰過去,小承烈困了,被侍女抱下去睡覺。
李智雲也搞定了大致理論,他伸了伸懶腰,發現韋珪在旁研磨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