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威的葬禮辦的很盛大,鑼鼓喧天,人山人海,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大唐柱石竇相國剛剛嗝屁一樣。

便是秦王的葬禮聲勢,似乎也沒有竇威那麼大。

竇軌立在府門口,戴著白孝,看著人來人往, 心思不知飄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秦王征討頡利時候,他隨軍北上,李世民任命他為河東道糧草轉運大使,負責督運糧食。因此,當初他並不在第一線,後來秦王孤軍深入雲中,遭到突厥斷後,身死異地,竇軌卻逃得一命。

雖然是活著回來了, 但是秦王卻死了,讓他悲傷好長時間。

竇威是竇軌親叔父,這次竇威病故,竇軌不得不走出府門,給竇威料理後事。

“兄長,楚王來了。”弟弟竇琮在旁提醒。說完,他劇烈咳嗽一陣。

竇軌連忙給他順氣,責怪道:“你舊傷未愈,怎得不注意休息!”

竇琮也是一名驍將,在大唐建立過程中立下不少功勞。曾和哥哥竇軌追隨秦王,掃平不少反賊勢力。

而今,他得封右金吾衛大將軍,譙國公。

“無妨,叔父待你我兄弟如同親子,不管如何, 我都要送他最後一程。”

竇軌輕輕一嘆,“好,為兄知道了。”

便在此時,李智雲在眾人簇擁下走來。

得知訊息,竇氏家主,陳國公竇抗立即率領竇氏子弟迎接。在竇威死後,竇抗接任家主之位。

雖然竇抗在向太子示好,但也不會故意冷落楚王,他還沒那麼愚蠢的現在去得罪楚王。

李智雲寬慰一眾竇氏子弟幾句,然後親往靈堂,給竇威上了三柱香。

旋即,便在竇抗長子竇衍的陪同下,靜立一旁。

此番竇威去世,竇氏幾房的子弟都有過來弔唁,李智雲也趁此機會打量著一眾竇氏子弟。

目前,竇抗這一房,屬竇抗的幾個兒子能入眼,竇衍因受朝廷恩封,已是衛府將軍。竇靜則是幷州屯田長史,頗受李淵讚譽。至於竇誕,則是駙馬都尉,國子祭酒。另外,竇抗的弟弟竇璡是民部尚書。

因為竇誕曾經輔佐齊王鎮守幷州不利,李淵便沒有再派他出去,而是留在了長安,讓他混吃等死。

而竇威那一房,當屬竇軌、竇琮為翹楚,竇襲也還不錯。至於竇威的兒子竇惲,則因當初竇威不敢讓竇惲出使突厥的緣故,遭到李淵故意打壓,至今沒給他一官半爵。

總得而言,竇氏目前整體發展還算不錯。

在竇府待了一會兒,李智雲收到訊息,岑文字已經抵達京兆西郊二十里。

於是,他找到竇抗告辭。

看著李智雲離去,竇軌忽然說道:“楚王現在是神策上將,讓我想起了秦王。”

竇琮道:“嗯,確實很像。兄長近來少有出門,還不知道吧,現在楚王在朝堂上頗為順暢,代聖人監管朝政,入政事堂議政,同時手握兵馬大權。”

看著李智雲背影消失,竇軌‘呵呵’兩聲,沒再言語。他倒不是嘲諷楚王,只是心中難免想起曾經的秦王。兩相對比,他自然覺得秦王更好。

京兆西郊。

岑文字騎在馬上,持節,領幾十人自遠方而來。

涼亭下。

一人負手而立,一人微微躬身侍候在旁。

另,十幾名護衛在四周戒備。

“勞煩殿下親自相迎,臣實在過意不去。”溫大雅說道。

李智雲道:“長史言重,此番前來迎候岑使君等人,乃是應有之舉,長史不必掛懷在心。”

相比較待在竇府聽嗩吶嚎哭,還不如出來吹吹冷風,做點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