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焦炭鍊鐵,李智雲又去了水泥區視察。水泥的主要材料如石灰石,黏土,水,鐵礦石,煤等等,李智雲早已告訴宇文儒童, 製作的過程也基本上告訴了他。

可喜的是,水泥進展的還不錯,工匠們已經吃透技術,量產不再是夢想。

有了水泥,將來他就能搞出來混凝土。

加上紅磚黏土,攪拌黃沙,以後萬丈高樓指日可待好吧。

看了一圈, 李智雲對宇文儒童在水泥上的表現做出肯定, 並指示他們可以開始試驗混凝土。

每次想起混凝土, 李智雲就記起鋼筋。

可惜這玩意沒那麼好搞,想要用目前的條件弄出來,得費一番手腳。

算了,還是先搞定混凝土的材料配比,貪多嚼不爛。

等以後騰出手,鋼筋混凝土,直接造船造房子。

過了一會兒,李智雲看著宇文儒童帶著工匠們哼哧哼哧的試驗材料,默默嘆息一聲。

他還準備今天把珍妮紡紗機圖紙拿出來,想想還是算了。紡紗機的飛梭和紗錠他已經搞出來了。

按照這些人的腦子,紡紗機估計對他們來說沒問題,但是後面的水力紡紗機,騾機,只怕就有難度了。

李智雲也想重操舊業,但問題是這兩年內只怕沒什麼時間了。

旋即,他又去了香皂區、炒茶區、製糖區轉了一圈。總得來說還是能接受的,沒有落後的太離譜。唯一不滿意的就是水力問題, 畢竟渭河水力時大時小,不是他能控制的。

在蒸汽機沒有出現之前,水力是他最好的選擇,沒有挑挑揀揀的資格。

起吊滑輪組一套機械圖紙,李智雲也默默收了起來,目前這些人的智商還不足以吃透這套技術,得他手把手教才行。

此外,想起玻璃,瓷磚,曬鹽,宣紙.......李智雲再度鬱悶。明明有一大把賺錢的方式,但卻不能立即實行。

太憋屈了。

果然,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如果他是皇帝,根本不需要擔心產品流出去之後被世家盯上,更不用擔心有人找他麻煩。

至於技術保密。

呵呵,皇帝的東西你敢動?

偷學可以啊,抓起來直接打死。

如果他是皇帝,河東道的煤礦,河北道的鐵礦,巴蜀的火油,甚至於遼東的石油,靈武的銀礦.......誰敢和皇帝分利?

可惜,他現在還不是皇帝。

果然,一切問題的核心,都是自己正在做的那件事情。

淦!

在渭河工坊視察完畢,李智雲返回府邸,將圖紙再度封存起來。

雖然很可惜,但也是無奈之舉。技術方面,他已經儘量簡化,但在這個時代的工匠看來,李智雲拿出來的每一項技術堪比‘無中生有’。

類似於建造大廈一樣,地基沒打好,李智雲就提出要建造九十九層的世紀高樓。

這無疑是艱難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