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鰈若能拉攏老五,著實令人放心。

裴寂想從李智雲臉上看出來表演的痕跡,但是李智雲演技爆表,豈會讓裴寂看出來什麼。

於是,裴寂等人紛紛覺得,楚王慧心,但是又過於固執兄弟之情。不過轉念又想,於庶出皇子而言,未必不是好事。有才而無野心,堪稱賢王。

李元吉則撇嘴不屑,他沒有相通其中關鍵,只覺得老五還活在過去的唐國公府。

李淵想了想,對著陳叔達道:“幷州戰報,朕早已看過,太子確有支援不力之過。這樣罷,太子罰俸一年,一年內不準參贊朝事,禁其府中思過。”

就這樣?

陳叔達難以置信的看著李淵,太子有可能害死秦王,就這麼輕描淡寫的帶過了?

李建成則是大喜,父皇這是不打算追究他了!

“兒臣願意接受懲罰,父皇,兒臣支援不力,致使秦王兵敗,兒臣願意在府一年,抄寫經書,祭拜二弟,向他賠罪。”

李淵頷首,“你有此贖罪之心,很好。”

贖罪?

李建成臉色變了變,低頭不敢搭腔。

父皇,果然還是懷疑他的。

雖然他不知道父皇為什麼會放過他,但是不妨礙他高興。雖然一年內不能參贊朝政,但是秦王已死,只要他還是太子,他遲早會重歸朝堂!

陳叔達還想說什麼,但是裴寂卻高呼,“臣附議!”

“臣附議!”竇抗高呼。

蕭瑀和裴矩也跟著附議。

其後,楊恭仁也附議。

看著其他人紛紛附議,陳叔達覺得自己像溺水的人,那些人站在幹岸上看著他,冷眼旁觀,就是不救他。

他還想繼續為秦王討公道,但是他很清楚,沒人支援他,聖人也不想繼續調查此事。

他註定是無能狂怒。

秦王,老臣對不起你啊!

或許李世民也不會想到,竇氏就這麼輕而易舉的拋棄了他。而他的父皇,也為了穩定,放棄了他。

而李智雲則是無比心寒,甚至於還有一絲絲的恐懼。

回想當初,李淵待秦王如視太子,現在秦王身死,李淵明知道其中有問題,但還是選擇淡化處理。

這就是皇帝,為了權勢,什麼都可以放棄,什麼都可以不在乎。

哪怕,那個人是他兒子。

李智雲很清楚,如果有朝一日,他也落得這樣的下場,李淵只怕會更加無視。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大丈夫,只能為萬人上,否則,命數握於他人之手,一朝死,無人問津。

至此,他篤定,自己必要為萬萬人之上,自己的命,只能自己做主!

略過秦王這件事情,李淵自己也彷彿放下一件心事。他的內心矛盾而糾結,但最終穩定大於一切。

二郎之死,或許真的和大郎有關係。

可為了朝局,為了江山社稷,他只能這麼做。

希望二郎能理解他。

這麼一想,李淵心裡略微安慰。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