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昊天孔昭可作光也(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見李淵要懲罰齊王,裴寂想了想,委婉的提醒道:“陛下,秦王故去,朝局不穩,此時不宜大動干戈啊,而且齊王和太子.......”
裴寂原以為李淵還是偏向兒子的,不可能會懲罰齊王,現在見李淵似乎真的生氣了,連忙勸解。
齊王和太子之間的關係,人所皆知,如果懲罰了齊王,那麼太子那邊會怎麼想呢?
原本秦王的死,就在聖人和太子之間留下一道傷疤,若是此番再懲罰齊王,這會不會讓太子懷疑聖人準備對他動手呢?
這一切,都不好說。
裴寂隱晦的提醒,李淵聽懂了。於是,他又躊躇了。
遇事無斷制,是對李淵最好的形容。他做事情,總是在關鍵時刻顯得有些猶豫。
“不管如何,劉文靜必須要擔責任,他未能守住朔州,致使突厥一路南下,罪責難逃!”
聞言,裴寂圓滿了。
“陛下說的正是。”
兵敗,一定要有人背鍋。秦王既死,那麼背鍋的必須是劉文靜。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相比較齊王,劉文靜無論是在私人感情上還是公事上,都不為李淵所鍾愛,讓他背鍋,合情合理。更為重要的是,李淵也想借此打壓太子。
他不會允許劉文靜重返朝堂。
尤其,現在秦王故去,決不能讓太子一家獨大。
此前李淵還擔心太子會兵變,現在出徵大軍已經被安置妥當,主動權迴歸李淵,他做事情也不用小心謹慎。
楚王府。
李智雲歸來後,簡單梳洗一番,沒來得及休息,便直接去楚王妃房中探望兒子。
楊氏見丈夫一臉的憔悴,心裡面又是疼惜又是感動。疼惜丈夫守靈辛苦,感動丈夫回府之後第一時間來看自己。
李智雲抱著四子,看著兒子皺巴巴的小臉,心裡面樂開了花。此番出征,多有兇險,既要打敗外敵,又要想辦法促成太子那邊的計劃實施。他內心在糾結中度過近一年的時間,這一年來,他一邊苦思如何打敗竇建德,擊退什缽苾,等秦王戰死,支援幷州,逼退頡利,可以說讓他腦細胞死了不知道多少。
回長安的時候,又擔心太子和老李矛盾爆發直接開幹,整個人真的有種心力憔悴的痛楚。
好在,戰爭順利,計劃順利,善後順利,一切順利。
現在看見自家娘子又如願以償生下兒子,頗有種苦盡甘來,未來走向坦途大道的舒暢。
“阿郎,你出征歸來,又為秦王之死傷心,兼之守靈數日,想必十分辛苦,早些回去休息吧,明日再來看孩子可好?”
她看著丈夫清瘦的臉頰,其輪廓如刀削斧雕一般分明,憐惜不已。
“無妨。”李智雲笑笑,黑眼圈顯得有點重,他抱著兒子,看向柔媚雍容的娘子,“娘子,你辛苦了。”
“妾不辛苦。”楊氏伸手握住李智雲手掌,笑著道:“妾如願以償,何來辛苦。”
李智雲微微一笑,將妻子手掌牽起,放在兒子嬌嫩的肉手上,然後大手將她們母子的手握住。
夫妻二人對視一眼,滿是情意流轉。
“阿郎,你可給孩子取好名字了?”楚王妃有一點點緊張,因為給孩子取名,能看出丈夫對孩子未來的期許。
除卻長子承靜名字較為普通,次子承焱,三子承烈,名字都很不錯。
聞言,李智雲心氣豪邁,握著妻兒的手掌微微用力。
“本王曾聞《詩·大雅·雲漢》有云;倬彼雲漢,昭回於天。又嘗聞《楚辭·大招》有言;青春受謝,白日昭只,春氣奮發,萬物遽只。孟子亦曾有言;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故,四郎名昭。
谷碽昭者,明也,賢也。《詩經·大雅·抑》曾言;昊天孔昭,可作光也,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