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懷疑也能減到最少(第2/2頁)
章節報錯
“遵命。”
翌日,劉文靜帶著十幾人前往突厥大營和談。
李智雲得知劉文靜前往突厥的訊息,招來薛元敬等人。
“你們覺得,此番頡利會提出什麼要求?”
薛元敬略作思忖,言道:“如果頡利以事要挾,只怕劉文靜會讓步。”
薛收直接道:“殿下,只要能保住太原,將來就有機會收復故土。恕屬下直言,現在不宜對頡利逼迫過甚,萬一他孤注一擲,我們也討不到好處。”
“你的意思是,太原以北都可以讓給頡利?”李智雲語氣微微不善。
薛收沉默,態度鮮明。
見氣氛不對,杜如晦站出來,拱手道:“殿下,其實我倒是覺得,如果劉文靜態度能稍微強硬一些,頡利並不敢要挾什麼。雖然劉文靜和頡利有勾結,但是並沒有多少證據。
再說,萬一頡利真的派人把事情告訴聖人,那也是太子和齊王該頭疼的事情。
現在的問題是,太子和齊王都想結束這場戰爭,殿下不可因小失大,在此關鍵時刻和他們對立。
此外,雖說此前朔州等地都在我朝掌控之下,但是殿下其實也十分清楚,每一年突厥都會南下劫掠。就算我們能掌控這些地方,還是免不了被突厥人打劫。
殿下的雄心,屬下是清楚的,但是殿下,現在不僅是您要韜光養晦,以待時變,便是朝廷也要韜光養晦,以待時變。
突厥之患,已有百年,若想要根除,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希望殿下能夠明白。”
李智雲默然,他承認杜如晦說得對,但是他心裡對割地賠款非常的反感。
“不行,本王絕不會答應。”
聞言,三人驚愕,這還是楚王少有的堅持。以往,楚王都能聽得進他們的勸諫。
李智雲解釋道:“克明,正如你所言,突厥之患,已有百年,若是突厥再次強大,那我們丟掉的東西,將會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重新奪回來。不瞞你們說,本王並不想看見有朝一日,朔州等地的百姓自命突厥之民,這是絕對不能容許的!
頡利既然派人和談,說明他也擔心草原局勢,只要繼續耗下去,他絕對堅持不了多久。
這場戰爭打到現在,本王已經失去二哥,絕對不能再讓突厥人滿載而歸!”
失去二哥?
這話在杜如晦三人耳裡聽起來格外的刺耳。
薛收問道:“若是太子阻止您呢?”
李智雲淡漠道:“我知道你們的意思,現在還不能暴露我們的目的,更不能和太子起衝突。但是你們別忘了,二哥已死,太子和齊王身上的嫌疑根本洗不乾淨。
本王猜測,此番我們班師回朝之日,必有風波。值此之際,本王若是聽命太子,只怕會被聖人所疑。”
聞言,三人頓時沉默。
楚王這話,說的也沒錯。
太子支援不力,這是事實,聖人必然會懷疑。若是這個時候楚王和太子濃情蜜意,聖人那邊必然懷疑。
杜如晦最先反應過來,他笑著道:“殿下英明,秦王戰死,殿下失去理智,想必聖人不會有所懷疑。”
李智雲滿意的點頭,到底還是杜如晦懂他。
他心裡本就不想給突厥人任何的東西,這一次,他正好借秦王之死瘋一把。
死了二哥,作為小弟的他發瘋,很正常。
不聽大哥的話,合情合理。
如此,老李對他的懷疑也能減到最少。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