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後方的人剛剛衝上來,根本不知道前面的友軍會後撤,因此難免出現了踩踏碰撞。

而朱粲軍抓住機會,殺的周超大敗逃遁。

右翼的區域性勝利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在周超率軍逃遁之後,戰場上遺留下大量的屍體。其中,朱粲軍士兵佔到八成。

而在那些長矛兵的背後,一支支冰冷的箭簇散發著寒光,朱粲軍的精銳兵馬,正督促著他們迎敵。

菊潭一戰,唐軍受阻,未能及時攻克。

大營內。

商州刺史於永寧苦口婆心說道:“大王,朱粲喪心病狂,以死逼迫麾下士兵和我們頑抗,大王不能魯莽行事啊!”

鄭元璹也勸道:“大王,於刺史所言有理,朱粲麾下二十萬大軍,我們只有三萬,根本耗不起,還請大王三思。”

李叔良腦門子上的黑線多得可以變成陰影,先前內鄉一戰,他志得意滿,但是沒想到緊跟著朱粲就用這種畜生手段和他死抗。

就此放棄?

不!

他還有更好的辦法。

“朱粲在菊潭佈置重兵,南陽肯定空虛,本王要奇襲南陽,讓朱粲首尾難顧!”

啊這?

我的長平王,您確定自己沒有在做夢?

於永寧心裡恨不得離這個傻缺遠遠的,有沒有搞錯,菊潭距離南陽有上百里,騎兵奔襲也要一日一夜,瘋了嗎?

“大王不可!”

“有何不可?”李叔良反問於永寧。

於永寧解釋道:“大王啊,南陽遠在百里之外,奇襲之策,未必能取得效果。再者,朱粲乃是盜匪之流,根本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一旦大王分散兵力,襲擊南陽,讓朱粲察覺,他趁機反攻我軍大營,這該如何是好?”

沒毛病,有理有據。

鄭元璹贊同,周超也覺得完全正確。

“狗屁不通!”李叔良大罵。

於是,於永寧傻眼了,他十分不理解,“大王為何這麼說?”

緊跟著,李叔良便露出一副‘你什麼都不知道’的表情,勉為其難的解釋道:“南陽乃是重地,本王篤定,朱粲一定會在南陽屯有輜重糧草,一旦本王襲擊南陽,朱粲必然匆忙回撤,到時候,你們率軍追擊,必能大獲全勝!”

“你們放心,本王便是如此擊敗薛舉的。這朱粲再強,還能強過薛舉不成?”

鄭元璹覺得自己不能再當一個啞巴,否則事情將會不可控制,於是他開口問道:“大王何以確認,朱粲在南陽屯有輜重?”

“本王不是說了麼,南陽乃是重地,富庶膏腴,朱粲豈會放過。”

這不就是純粹的猜測麼?

其餘三人心裡暗暗想著。

周超小聲道:“大王,要不要等一等。”

“等什麼?”

“末將聽說朝廷將派援軍,幫助大王進攻朱粲,我們何不等兵力充足的時候再進攻朱粲呢?如此一來,擊敗朱粲的把握不是更大麼?”

“是啊大王,周刺史所言有理。”於永寧和鄭元璹連忙附和。

李叔良自是接到過朝廷派遣援兵的文書,但是他卻說道:“戰機稍縱即逝,豈能畏縮不前。你們若是害怕,便不用去了。”

最終,於永寧三人也未能勸阻李叔良的行動。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