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最起碼是個王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立政殿。
“關於蕭銑,竇相認為要殺,蕭相覺得該放。朕想聽聽你們幾兄弟的看法。”李淵看向四個兒子。
李智雲漠然,朝中在對待蕭銑的問題上,主要分成兩派。關隴一派認為該殺,他們的意見代表就是竇抗。按照竇抗的說法,南方江左士族,自南北朝以來就始終包藏禍心,前隋文帝如此優待蕭氏,卻仍舊不得他們的效忠。既然如此,不如以威服人,殺!
另外一派則是朝中南方官員,這部分人以蕭瑀為首。他們自然認為朝廷應該以安撫為主,不能擅動殺戮。
其實這也不奇怪,蕭瑀和蕭銑是一家人。
老李的話說完,李建成沉默不語。自劉文靜的事情過後,李建成很少在老李面前表現自己,大部分時候都選擇當個復讀機。要麼贊同皇帝的意思,要麼認可秦王的意思。
反正,他自己是沒什麼意思的。
李建成不開口,李世民自然不會喧賓奪主,同樣也選擇沉默。於是乎,四個兒子心有靈犀的全部不說話。
見狀,老李目光來回掃視四個兒子,最後落在李建成身上。
“太子,你說。”
讓他說,他就說。李建成也不含糊,直接說道:“普天之下,唯父皇能作威作福,兒臣以父皇之意為準。”
又來了,老一套的說辭,聽的李淵滿心的不爽。在他看來,大兒子的表現,相當於在對抗自己。
有時候,他會後悔自己處理劉文靜過於草率,但是木已成舟,李淵不會一直沉迷在過去。於是乎,他認為是李建成不聽話,爛泥扶不上牆,一點點的小意外都無法承受。
“太子,近來在朝事上,你沉默寡言,少有諫言,你可是對朕有意見?”
“不敢。”李建成不卑不亢的說道:“父皇容稟,兒臣在府中禁足反思之時,常常感慨自己過於愚笨,過往種種,多有糊塗之舉,故而,兒臣現在想多聽多學。”
這話說的,乍一聽蠻有道理,倒是仔細推敲就會發現,通篇的都是廢話。
“夠了!”李淵大怒,“你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心裡因為劉文靜的事情,對朕還有怨言,是不是!”
李建成搖搖頭,正色道:“不瞞父皇,起先的時候,兒臣確實有些不滿您的處置。但是後來仔細想想,兒臣真是昏了頭,劉文起詛咒的人是兒臣的親弟弟,大唐的秦王,天策上將,兒臣居然為了一個臣子而忽視親弟弟,兒臣真是該死!”
說著,李建成居然落淚了。
李智雲瞥了一眼,目瞪口呆。好傢伙,大哥這段位漲的也太快了吧,現在最起碼是個三百分王者啊。
李世民也有些沒想到,他連忙說道:“大哥,小弟從沒有想過大哥的不好,其實小弟也有錯,當時腦子一熱,便追著劉文起......”
“夠了!”李淵粗暴的打斷這兄友弟恭的一幕。
他現在真是有點煩太子和秦王了。
如果李智雲知道李淵的內心想法,一定會嗤笑。因為李淵很顯然是既想要太子和秦王爭的你死我活,又想要他們在關鍵時刻團結一致。這種想法,等同於做夢。因為,老李忽視了別人的主觀能動性。
大家都是人,各有各的想法,憑什麼連內心都要按照你的劇本走?
經過老李的爆喝,太子和秦王紛紛沉默。
旋即,他問齊王,“元吉,你以為呢?”
李元吉道:“父皇,蕭相是兒臣嶽祖,他早已和兒臣打過招呼,希望兒臣勸說父皇放過蕭銑一命。”
“他是你嶽祖,朕是你父親,你覺得你該聽誰的?”
“當然該聽父皇的。”
“好,那你說說看,要如何處置蕭銑。”
李元吉想了想,說道:“兒臣以為要殺。”
“為何?”李淵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