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

歷盡數月,唐軍終於攻破蕭梁勢力都城,迫使蕭銑投降。

接受蕭銑投降的人是趙郡王李孝恭,但實際上的功臣卻是藏在後方的李靖。

不過李靖根本不在乎這些虛名,他已經得到李淵的嘉獎聖旨。在李靖看來,沒什麼能比消除李淵殺心更讓他高興的事。

至於軍功,還是算了吧。縱觀朝廷對外戰事,頭功永遠都是宗室將領。

他善於明哲保身,自然不會去和李孝恭爭這些東西。

李道玄馭馬來到李靖身邊,目光眺望正在進入江陵的唐軍。

“李將軍用兵之神,教本王信服。能與將軍共事,著實令人放心無憂。”

一路上,李道玄是親眼看著李靖如何一步步打敗偽梁軍隊的。其兵法韜略之神,在李道玄看來,便是秦王也不一定能說絕對勝之一籌。

李靖謙遜道:“其實並非是在下的功勞,而是朝廷的底蘊決定。大唐國力強盛,兵精糧足,戰將千員,更得聖人開明神武,在下不過是微末之功罷了。”

李道玄揶揄道:“李將軍不必在本王面前自謙,你的功勞,本王看在眼裡。”

李靖呵呵一笑,沒有再搭話。

如果可以,他並不想引人注目。儘管如此,他也頗為感慨。大唐得關隴之助,更兼皇室傑出子弟甚多,統一天下,不過是時間關係。他明白,就算沒有自己,秦王或者是楚王,都能夠解決蕭銑。

這天下,終究還是李家的,還是關隴的。

見李靖不說話,李道玄也不在意,他心中正在盤算楚王交給他的任務。

江陵,岑府。

岑文字是西梁吏部尚書岑善方之孫,父親岑之象是隋朝虞部侍郎。他十四歲時,父親岑之象蒙冤入獄,岑文字孤身為父訴冤,最終大獲成功,由此知名於世。

後來蕭銑稱帝,岑文字因為出身加上才華的緣故,被蕭銑任命為中書侍郎。

現在江陵陷落,西梁再度亡國,他也在府中收拾細軟,準備跟著故主一同前往長安。

前途未卜,岑文字不由得聲聲嘆息。

他是個沒有野心的人,從未想過要輔佐蕭銑成就霸業。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岑文字很聰明。

他很清楚,李唐立足關隴,只要不犯錯,遲早能一統天下。

反觀西梁呢?

士族互相爭權奪利,蕭銑疑心善忌,如何能成就偉業?

今日敗於唐軍,在他的預料之內。

別的不說,單說林士弘,西梁有江左士族支援,卻始終無法解決林士弘,這就足夠說明西梁的問題有多大。

他雖然祖上歷代都曾在西梁為官,但岑氏在南方的話語權終究還是不夠。

“大人,你在擔心什麼?”兒子岑曼倩問。

岑文字嘆道:“不日將往長安,苦思憂慮,不知前途如何。”

岑曼倩道:“我們已經投降唐朝,唐皇應該不會拿我們如何吧。”

“話雖如此,可世事難料啊。”岑文字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