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收道:“如你們所言,秦王一旦打敗李子通和杜伏威,再掉頭打下洛陽,到時候秦王的戰功,將會遠超殿下。而且,聖人那邊只怕也是封無可封。”

“這不好嗎?”薛元敬反問,說道:“秦王封無可封,到時候太子如何自處?”

杜如晦搖頭道:“不,雖然這樣會激化秦王和太子的矛盾,但情勢對我們而言可不怎麼好。殿下在朝中只有一個楊恭仁支援,而秦王卻不同。竇氏雖然經過打壓,在朝堂上力量大減,可是秦王系的臣子卻仍舊甚多。”

薛收抿嘴道:“我們一直忘了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薛元敬問。

“殿下要如何登頂。”薛收說道:“我們現在都知道太子和秦王互相難以共存,但是我們自己卻沒搞懂,應該如何讓殿下登頂。是走正規路先封太子,還是不走正規路。如果秦王此番大勝,回朝之後,太子必然難以抵擋。

如果,我說如果,聖人改變主意,封秦王為太子,那麼我們要如何幫助殿下呢?一旦秦王上位太子,到時候他既有朝臣支援,亦有軍方支援,可比太子難對付多了。

我們一直讓殿下韜光養晦,藉助太子和秦王的爭鬥,從中取利,但是一直忘記了最本質的問題,我們要如何將太子、秦王、甚至齊王,逐一剔除,讓殿下上位。

說句不好聽的話,殿下是庶出,除非太子和秦王、齊王三人全都遭遇不測,殿下才能安穩封太子,否則殿下只能強行奪位。”

話音落下,三人神色凝重。

杜如晦道:“不止如此,山東世家、關隴世家,他們支援的是太子和秦王。就算殿下表現突出,他們只怕也不會改變主意。一旦情勢危急,如你所言,只怕殿下再難有機會登頂。”

“如此看來,最大的障礙是秦王。”薛元敬總結。

杜如晦頷首,說道:“其實我倒不是太擔心聖人會改封秦王為太子,因為那樣一來,朝局就會失衡。秦王有關隴世家支援,手中還有軍隊,我們擔心,聖人同樣擔心。現在我最怕的就是秦王不走尋常路,一旦他按捺不住,率先動手,太子和齊王遭遇不測,到時候他憑藉手中兵馬和關隴世家支援登臨大位,咱們殿下只怕回天乏術啊。”

聞言,薛收倒吸涼氣。

“你的意思是,要先對付秦王嗎?”

“這不妥吧。”薛元敬皺眉道:“如果我們對付秦王,那誰能來阻止太子呢?太子可是聖人親封,一旦秦王出事,誰還能動搖太子的根基呢?”

杜如晦道:“有人會對付太子。”

“誰?”

“齊王。”

“齊王?”薛收和薛元敬同時開口。

杜如晦點頭,臉色深沉道:“如果秦王出事,你們認為齊王會不會生出爭位的心思呢?”

聞言,倆人沉默一會兒。

薛收道:“依齊王的為人來看,只怕他有這個野心。”

“不是,你們憑什麼認為齊王能代替秦王來對付太子啊?”薛元敬不解道:“齊王什麼貨色,你們最是清楚。若是沒有太子給他兜底,他在朝堂上早已沒有位置自處,他如何能和太子相爭呢?”

薛收看著他,說道:“正是因為他沒有辦法和太子爭鬥,所以我們才要幫助他。”

“什麼意思?”薛元敬不明白。

杜如晦輕吐口氣,說道:“我們以往的辦法,是讓太子和秦王鬥得兩敗俱傷,但是現在不行了。如果此番秦王打敗王世充、李子通、杜伏威,到時候秦王就是聖人之下,大唐第一人。太子,將會永遠無法和秦王相提並論。

除非秦王之後卸甲歸田,否則太子難以是他對手。而秦王素來覬覦大位,又被太子視為敵人,他豈會自斷手腳,將性命交給太子決斷。所以我認為,秦王一定會向太子之位發動衝擊。而不論秦王是否上位,太子、齊王、包括殿下,將再難是秦王的對手。

長此以往,聖人百年之後,無人再是秦王的對手。”

聽完後,薛元敬愣了好一會兒,嚥了口水,說道:“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讓這次戰爭輸掉?”

“不。”杜如晦斷然否定。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