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他想不通,主要還是因為他不知道李智雲已經和楊恭仁走******常的時候,李智雲和楊恭仁從無往來,只有楚王妃回家探親的時候,李智雲才會和楊恭仁‘偶遇’。

如此,誰能知道李智雲和楊恭仁的關係好。

當然了,李智雲和楊恭仁之間的親密關係,是從李智雲提議讓楊恭仁前往河西那個時候開始急速升溫的。

從那一刻起,楊恭仁突然意識到,楚王這個侄女婿不可小覷。

九月初九重陽節。

老李在南郊舉行祭天、祭祖,感謝天帝和祖宗保佑大唐豐收。

弄完之後,老李開了一場流水席,又給官員們放了兩天假期,讓他們回家好好整理豐收的糧食。

升道坊,楊府。

楚王妃帶著女兒寶娘回家探親,楚王跟著過來,這很合理。同樣的,楊士貴作為楊恭仁三叔,楊恭仁過來拜訪楊士貴,同樣非常的合理。

於是,李智雲和楊恭仁見面,合情合理。

這一次,楊氏子弟因為楊恭仁高居相國,難得的聚集在一起。

楊雄的幾個兒子,有才華的莫過於楊恭仁、楊師道二人。楊續也不錯,現在是岐州郿縣令,他將來會有個孫子成為宰相。

楊雄二弟楊達的兒子被王世充殺了,剩下的兩個女兒,一個嫁了出去,還剩下一個大齡剩女楊牡丹。

楊士貴的兒子死了一個,還有一個也沒什麼名氣。

後花園裡面,眾人說了會兒話,楊恭仁便將楊氏子弟遣散,準備和李智雲密談。

“此番若無殿下相助,豈有老臣今日,多謝殿下。”楊恭仁向著李智雲抱拳行禮。

此番自己入相的箇中謀劃細節,他自是比旁人要清楚一點的。

李智雲忙道:“楊公切勿如此,智云為朝廷賢良謀劃,本分之舉,還請楊公不必放在心上。”

楊恭仁一笑,沒有多說,很多東西說出來就沒意思了,心裡知道就行了。

朝廷賢良那麼多,楚王偏偏推舉他,若說沒有姻親關係的緣故,他是不相信的。

“殿下還請放心,日後若是有需要老臣相助的地方,老臣必然不會推辭。”

李智雲露出滿意的笑容。

聰明人和聰明人說話就是輕鬆,一點就通。

“楊公切記,入政事堂為相,一定要持身公正,莫要有所偏幫。”李智雲提醒道。

楊恭仁頷首,言道:“殿下放心,太子和秦王之事,我也有所耳聞,一定會小心的。”

“如此甚好。”李智雲道。

接著,倆人就朝政之事又是一番討論。

說起楊師道的時候,李智雲也有唏噓,本來他該娶自己的阿姊長廣公主為妻的。不過堯君素被他幹掉了,趙慈景也沒死,楊師道自然沒有成為駙馬。但是老李對他還不錯,已經讓他擔任靈州總管,防備突厥。

現在楊恭仁已經入相,將來他在政事堂再也不是孤立無援,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開端。

而楊恭仁也是個聰明人,他雖然不知道李智雲的奪嫡之心,但是已經自覺的把自己看成了楚王的人。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