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三兄弟,出身太原祁縣,屬於太原士族之一。溫氏雖然沒有太原王氏,聞喜裴氏,河東薛氏等家族出名,但也是書香世家,自北朝起就有族人出入中樞。

他們和楊恭仁氏不同的,溫大雅和楊恭仁更不同。晉陽元從,溫大雅也是其中之一。再加上他們原本的出身,這就支援著他們將來會有更多的選擇。

“其實,說起溫氏,我倒是覺得有趣。”李智雲摩擦著下巴,若有所思道:“你們說,溫氏也是山東士族的一份子,為什麼太子沒有拉攏他們呢?而且,溫氏和王氏關係素來不錯的。太子沒理由不拉攏溫氏呀,溫大雅如今是黃門侍郎,溫大有是中書侍郎,這倆人在朝中的地位都不低呢。”

薛收呵呵一笑,說道:“殿下,山東世家素來都有聯姻傳統,太原王氏和聞喜裴氏也有這種關係,可是裴矩,不是也沒有投靠東宮嗎?”

“你的意思是?”

“東宮位置只有那麼一點,人心不齊啊。”

李智雲點點頭,看向杜如晦,說道:“溫氏的事情,我會上心,但是能不能成功,本王實在沒有把握。溫大雅和溫大有,此二人長期供職中樞,眼光毒辣,本王得徐徐圖謀。”

“理應如此。”杜如晦沉吟道:“溫氏雖然不如太原王氏,但溫氏兄弟才華橫溢,若能取得他們支援,殿下於朝中,根基將會變得更加的紮實。”

“說得對。”李智雲仰起頭,長長出口氣,感慨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之局面,乃是長期壓抑的結果使然。本王聽說,幷州危殆之時,太子曾數次請求父皇允許他領兵出征,可惜都為竇威和竇抗所阻。”

薛收道:“這並不奇怪,貪心不足蛇吞象,秦王的人在政事堂佔據上風,自然而然,他們也想幫助秦王獲取更大的利益。”

聞言,李智雲呵呵一笑。

更大的利益麼。

竇府。

竇威和竇抗倆人跪坐主位,秦王李世民坐在客位。

“這次的事情,東宮那邊只怕不會善罷甘休,雖然主審此案的人已經換成楚王,但是他在朝中沒有根基,查案只會處處掣肘。就算楚王最後真的能查出來兇手,東宮那邊只怕不會承認。”

李世民放下茶盞,目光平靜的看著竇威。

“殿下的意思是?”竇抗問。

李世民輕輕一嘆,沒有說話。他相信,自己的意思已經表達的足夠清楚。

竇威蒼老的麵皮抖動一下,輕輕說道:“殿下的意思,老臣已經明白,請殿下放心,無論竇氏如何,依舊會支援殿下。”

李世民苦笑一聲,抱歉道:“這次的事情來之突然,本王一時之間也沒有準備。竇公放心,絕不會再有下次。”

還下次?

再來一次,竇氏就完蛋了。

竇威安慰道:“殿下不必憂心,天下群雄割據,聖人還要依靠殿下來統一天下。老夫已經年邁,離開朝堂也是好事。”

聞言,李世民心中感動,抱拳道:“竇公放心,世民一定會照拂竇氏。”

“如此,多謝殿下。”竇威輕輕拱手。

意思傳達到,李世民便沒有多留,起身告辭。

送走李世民,竇威和竇抗召集竇氏子弟議事。

如今的竇氏,傑出的子弟,莫過於大將軍竇軌,右屯衛大將軍竇琮,駙馬竇誕,民部尚書竇璡等人。

竇威沒有拖沓,直接告訴竇氏子弟,他要辭相,以此換取聖人放過竇氏。

“我不同意!”竇璡直接拒絕,說道:“竇氏沒有造反,為何要付出代價!”

竇抗看著弟弟,安撫道:“我們都知道自己是清白的,但是聖人並不這麼想,你懂麼。”

“荒謬!”竇璡怒道:“難道聖人就可以顛倒黑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