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竇建德後撤(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軍援兵抵達相州的訊息,竇建德在第一時間就透過斥候偵察獲得訊息。
因此,他顯得格外焦慮。
別看他先前乾死永安王,射掉李神通一隻耳朵。但那根本不是他的戰績,而是突厥人咄苾的手筆。
原本,擁有一支強力的突厥兵馬,竇建德非常的開心,因為他曾藉此一度拿下河內大部分地盤。
但是李世民率軍趕來之後情況就開始發生逆轉,先是在河內被李世民用堅壁清野暴揍,然後退到河北又被李世民死耗。
現在,還有二五仔背刺他。
二五仔不是別人,正是突厥人咄苾。
咄苾是處羅可汗的弟弟,在突厥帝國中,勢力僅次於處羅可汗,擁有幾十萬的人口,數十萬引弓突騎。這次咄苾南下,雖然只帶了兩萬突厥騎兵,但是仍然憑此打得李世民頭痛不已。
畢竟,突騎來無影去無蹤,唐軍的步軍對上突騎沒有優勢,而唐騎更是被突騎所壓制。
但李世民到底是戰神,很快就制定新一輪‘堅壁清野’戰法。如此一來,倒黴的就變成了竇建德。
因為咄苾南下以來,吃喝拉撒全都是他在買單。現在仗打的越久,他的糧草支出就越大。一日不打敗李世民,他就要支付咄苾一日的加班費。
這還是小事,畢竟他咬咬牙,從自己的軍隊裡面抽出點糧草送給突厥人也還能撐住。
但是突厥人在河北肆無忌憚的劫掠,讓竇建德非常的憤怒。
這尼瑪是他老家,不是突厥人老家。突厥人搶完殺完,拍拍屁股跑回草原繼續放羊,但是他可得被河北老鄉指著鼻子罵王八蛋。
這還怎麼玩?
而現在,李世民得到援軍,肯定又要和他死耗,而他根本耗不下去了。
相州、臨漳。
“大王,我軍糧草僅能撐一個月左右,必須思考退路!”謀士孔德紹臉色非常的嚴肅,向竇建德闡述一個事實。
宋正本也在旁提醒:“大王,咄苾縱兵劫掠鄉民,百姓對我軍怨恨極大,臨漳一帶,百姓劇烈反抗我軍收糧。”
因為糧草告急,竇建德只能下令向百姓購買糧食。但現在百姓自己都吃不飽,如何願意賣糧食。再加上突厥人四處搶劫,百姓都認為是竇建德授意的,現在更加排斥竇建德。
他不想學習朱粲,走上反人類的道路,因此無法強搶百姓的糧食。
竇建德在帳中走來走去,時而唉聲嘆氣,時而苦思皺眉,卻始終不發一言。
“大王,要不咱們和李世民拼了!我還不信了,他李世民難道真有三頭六臂不可戰勝嗎!”大將劉黑闥請求出戰。
劉黑闥也是一號猛人,他年輕的時候是地方知名小流氓,好吃懶做,全靠竇建德接濟。後來天下大亂,他先附李密,後降王世充,現在又追隨竇建德。
雖然出身一般般,但是劉黑闥打仗很猛,而且還有點小聰明,會蠱惑人心,因此手底下聚集著一票死忠猛男。
聽見劉黑闥的話,竇建德直搖頭,太年輕了,劉黑闥還是太年輕了!
這段日子和李世民交手,竇建德已經看出來,這個李唐的秦王,確實名副其實,戰略謀劃遠超淮安王李神通。單以陣地防禦戰而言,竇建德覺得當世沒人是李世民的對手。
為什麼呢?
首先,自然是李世民能忍,他可以忍受任何的誘惑。前段時間在河內戰場的時候,竇建德明明已經抵抗不了,無奈後撤,但是李世民卻沒有趁機追殺,而是依舊穩定如山的逐步推進。
這讓竇建德非常的絕望,李世民油鹽不進,軟硬不吃,他只能硬著頭皮和李世民對耗。
但問題是,他耗不過李世民!
這就是李世民為什麼強的主要原因,他有一個強大且極其富庶的關中能夠給予他源源不斷的糧草兵馬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