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繼續這樣下去,王世充撐不了太久。”獨孤機說。

獨孤武都冷哼,“他現在僅有河南一地,如何能敵得過李淵。中原各郡,連年亂戰,元氣大傷,想要恢復絕非一日之功。依我看,頂多三年,洛陽必失。”

雖然他們對李淵有意見,但還是能看清局勢的。

其實不僅是他們,洛陽的百官,基本上都明白,鄭國面對李唐,沒有絲毫優勢可言。

就拿這次潼關戰爭來說,李唐一直堅守,嚴絲合縫,未有一絲退兵現象。

但是鄭軍呢?

出征在外,糧草不濟,未能長久消耗。就算唐軍這次沒有襲擊,過幾日鄭軍也得撤退。

因為他們耗不起。

隨著潼關危機解除,唐朝東面的威脅暫時消失。

訊息傳回長安,李淵心情大為暢快,命人將捷報抄寫五十份,張貼長安各處,以安臣民之心。此番潼關大捷,總算一掃此前永安王戰敗的陰霾,讓大唐臣民重拾自信。

緊跟著,鹽州方向也傳來好訊息,段德操和楊則擊敗梁師都,將其趕回老巢。

這下子,李淵揚眉吐氣,唯一要擔心的對手,就剩下河北的竇建德。

政事堂。

“現在潼關和關北的危機已經全部解除,是時候支援秦王,對付竇建德了。”李淵說道。

河北的局勢還是比較僵持,不過唐軍已經將戰場推至相州一線,重新奪回河內。但是竇建德元氣未損,依舊在進攻唐軍。而李世民一時之間也打不敗竇建德,雙方只能繼續對峙。

裴寂頷首,說道:“關中無危,陛下此計可行。”

劉文靜道:“陛下,臣以為可讓楚王渡河,助秦王一臂之力。”

李淵沉吟。

竇抗卻是反對,“不妥。”

“有何不妥?”劉文靜反問。

竇抗解釋道:“潼關危機雖然解除,但是難保王世充不會再度進攻,為避免此事發生,臣建議應當由楚王繼續坐鎮潼關。至於支援秦王,臣以為可從關中直接派兵前去。”

太子眉頭一皺,說道:“正如竇相所言,難保王世充不會再度進攻潼關,所以關中的兵馬絕對不能擅自動用。父皇,兒臣已經細看潼關捷報,五弟麾下兵馬鏖戰多日,多有損傷。但是皆乃精銳將士,如能助二弟一臂之力,拿下竇建德指日可待。”

竇威反對道:“潼關兵馬鏖戰多日,正該休養生息,老臣建議陛下從關中直接派兵支援秦王。”

雙方說的都有道理,李淵一時之間有些拿不定主意,於是讓眾人暫時退下。

但,隨後又悄悄的將裴寂召去立政殿。

“方才你所言甚少,現在你告訴朕,到底是派遣楚王去支援秦王,還是直接從關內派兵過去。”李淵問好基友。

裴寂呵呵一笑,說道:“老臣呢,一向是唯陛下之命是從,這一次依舊如此。”

“哼。”李淵一笑,說道:“這裡只有我們兩個人,你有什麼想說的,就直接說吧。”

裴寂點點頭,分析道:“兩位竇相國和太子的分歧,無非是派遣誰去支援秦王。臣以為此事並不難,難的地方在於,讓誰去。若是讓楚王去,那打贏竇建德之後,誰是首功呢?”

說到這裡,李淵已經明白意思,他點點裴寂,“你這個老東西,眼光還真毒。”

“呵呵。”裴寂謙遜一笑,“陛下過譽了。”

李淵嘆一聲氣,“孩子們都長大了,沒有小時候簡單咯。”

裴寂笑笑,沒有答話。

翌日,李淵下達詔令,起復長平王李叔良,命其率軍兩萬,支援秦王破敵。

與此同時,對楚王和段德操的嘉獎聖旨也在飛速送往潼關和鹽州。

文學網